有同事推荐《秘境里斯本》,找来一看,果然对胃口。导演拉乌·鲁兹,是居住在法国的智利人,2011年8月因病去世,《秘境里斯本》可算是他生前最重要的一部作品了。拉乌·鲁兹是一个多产且风格化的导演,一生拍摄100多部电影。他的先锋电影,颇受好评,而他根据世界古典名著改编的电影,同样受人追捧。好多年前,我收过他的一部电影《追忆逝水年华》,改编自法国意识流巨匠普鲁斯特的同名小说。虽然,要将文字所产生的自由流动的意识转化成实际的影像,有一定的难度,但拉乌·鲁兹敢于挑战,令人大感惊喜和叹服。
《秘境里斯本》根据19世纪葡萄牙卡米洛·卡斯特罗·布朗库古典名著改编。和《追忆逝水年华》相似的是,这也是一部现在和回忆交织的电影,只是它不再着重人物的“意识”流动,更关注故事本身,在一个又一个的故事讲述中,将过去和现在贯通起来。细细想来,《秘境里斯本》所有的故事,竟都跟“爱欲”有关:男孩若昂的母亲安吉拉爱上没有继承权的贵族青年,未婚先孕,生下若昂,遭安吉拉父亲的反对,安吉拉父亲雇用“杀人魔”刺杀若昂,迪尼斯神父出高价和“杀人魔”达成协议,救下若昂;迪尼斯神父也是一个私生子,当年他的父亲和母亲私奔,母亲难产而死,父亲伤心欲绝,遁入空门;迪尼斯神父年轻时爱过一个女人,不过这女人爱的是别人,女人的结局并不完美,最后死在迪尼斯的怀抱;这女人有个女儿伊莉莎,成人后,和改名换姓的“杀人魔”有过一夜情,伊莉莎想继续交往,遭拒后,她开始实施报复;男孩若昂长大后爱上一个女人,却是伊莉莎,她要男孩行刺“杀人魔”,此时,若昂才知道,“杀人魔”也算是自己的救命恩人……这所有的“爱欲”故事,都蒙着一层“神秘”的烟云,事实上,驱开那层烟云,凸现的是19世纪里斯本、葡萄牙,乃至欧洲的世相风情:上流社会、贵族等级、宗教神庙、身世之谜、婚恋情仇……置于这样背景中的“爱欲”故事,浸染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秘境里斯本》片长四个半小时,算是长篇电影,假如你有思想准备,竟然不会觉得冗长。为什么?因为它独特的叙事结构。在情节上,这不是一部一以贯之的电影,换句话说,它不是只有唯一一个紧张故事的电影,它包含有几个互有关联的小故事,各个小故事间的转化,让你透气,使你喘息。每个小故事,都有一个叙事人,从自己的视角讲述,而且,语调是那样舒缓低沉,那样心平气和。每个故事中的人物,碰撞又离开,交集又远去。而故事连着故事,故事套着故事,曲曲折折、回回环环,宛如一个迷宫,你饶有兴味地走进去,也饶有兴味地走出来,处处存在转折,时有惊人发现。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秘境里斯本》是一部悬念剧,但它解开悬念和扣子,是在一种不紧不慢、不急不躁的电影语境中进行的,就像是午后客厅的一次阅读,黄昏田野的一次漫步,月夜窗前的一次期许,没有火气,没有慌忙,不知不觉中,我们就寻找到了答案。导演的运镜和场面调度,从容不迫、转换自如、节奏自然、张弛有致。没有快速剪辑,只有镜头悠长、缓慢地移动,人物关系和故事又在长镜头内部重新组合。电影画面如巴洛克风格的油画,而室外景致又如同绚丽的西洋风景画,每到关键之处,美得令人迷醉的音乐就响起,想想,还有什么样的电影,能让我们这样赏心悦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