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高位震荡,使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面临两难选择:要么国内成品油频繁调价,以及时反映国际市场的变化;要么成品油定价机制不推出,调价相对滞后,每次没有调到位,石油企业因亏损加剧而降低生产积极性,导致可能出现“油荒”。两相权衡,实施成品油定价机制,频繁调价将势在必然。因此,汽车业对往后成品油价格的频繁调整,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充分认识频繁调整油价对汽车业的重大影响。
国家苛严油耗标准
去年10月1日起国家执行节能汽车百公里平均油耗新标准,从6.9升下降到6.3升。结果,原先享受补贴的6个批次的427款节能车仅剩近50款车可享受节能补贴。国务院《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两文件均明确,到2015年节能型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都要达到5.9升/百公里。而5.9升/百公里平均油耗,只不过是日本2008年标准,我国到2015年即使达到“规划”的油耗目标,也要落后日本7年。
对苛严油耗标准,日本一位汽车制造商高管高瞻远瞩:“油耗新政对顾客和环境都是有益的。直面严酷的油耗新政,企业面临的不仅仅是严峻的挑战,更是进一步发展的机遇”。战胜对手,战胜自己,才能赢得市场发展的机遇;可我们有些汽车企业,对苛严的油耗标准,还持抱怨心态,市场机遇是给积极准备的人的。
假如我们的企业能生产出更多油耗低的节能汽车,不仅为自己企业赢得了商机,而且等于在全国范围内用同样的能源提供更多汽车使用;假如能早日实现新能源汽车市场化,汽车市场前景自然更广阔。反之,弄得不好,被市场淘汰出局,不是没有可能的。
私车购买使用减少
按照国家油价补贴机制,“对种粮农民、渔业(含远洋渔业)、林业、城市公交、农村道路客运(含岛际和农村水路客运)给予补贴,对出租车运价调整前给予临时补贴”,这种补贴并没有私家车的份。成品油价格的高速上涨,让私家车主的用车成本迅速提高。高企的油价,无疑对消费者购买和使用私家车的产生直接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院去年的一份“蓝皮书”显示,燃油价格高企,对有车族和无车家庭的准车主都发生影响。油价上涨,将抑制有车族驾车出行。有传媒爆料,这次成品油涨价首日,石家庄不少车友放弃开车,或者拼车上班,街上车流骤减;北京有车主表示,这次油价上扬,家里两辆车月油费支出要增加近两百元,“以后要少开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蓝皮书”的数据说,油价上涨,无车家庭中原先准备买车的,“有13%放弃购车,有51%推迟买车”。
旧车淘汰更新加快
老旧汽车的油耗,一般都很高,有的甚至是“油老虎”,既严重污染大气环境,也浪费国家能源。
去年8月1日北京市出台了鼓励老旧汽车《淘汰更新方案》,只要淘汰6年以上的老旧汽车、再凭证购买“规定”的新车,可享受市政府的补贴,更新车辆得到生产企业的奖励和经销商的优惠。去年8月1日到今年3月5日,该市已有近10万辆老旧汽车淘汰更换了新车。北京市老旧汽车淘汰更新管理信息系统显示,目前有44家生产企业的2000款车型,列入企业奖励新车目录之中。北京市为落实2015年底前淘汰40万辆老旧汽车目标,将政府补贴和企业奖励政策延迟到今年12月31日。
市场实践证明,每次油价上涨,也为老旧汽车淘汰更新推波助澜。
“油改气”生意火爆
随着成品油和天然气之间价格差距的拉大,改用相对低廉的天然气可以节约昂贵的燃料成本。于是,每次油价上涨,改装车企业尤其是“野鸡”改装车企业生意火爆,在有些地区加油汽车改装成天然气汽车十分盛行,甚至有价值十几万元的中档轿车也不顾“面子”,加入到“油改气”行列。据悉,一辆小轿车“油改气”的费用通常在5000元左右,“凭借油和气的较大价差,没多长时间就赚回来了”,做油改气“手术”的一位操盘手如是道出火爆原因。
节油技巧交流成风
每次油价上涨之后,网上有关“开车节油技巧”的页面浏览量都迅速增加。现在,诸如保持合理的行车速度、冷车起动时应尽量避免延长发动机升温时间、避免不必要的怠速运转、行驶中尽量避免突然加速和减速、正确掌握变速时机、正确使用空调制冷系统、油耗与汽车的维修保养以及轮胎的压力和磨损程度等等开车节油技巧,已经成为车友们经常挂在嘴边切磋交流的内容。
油价上涨首日,电台、电视台、各大网站滚动播出调价信息,车友和网友利用网络或博客,纷纷切磋驾车节油技术,沟通节油技巧,无论对车主,还是对社会,建设节约型社会、提倡文明行车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张伯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