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奇瑞的合资往事可谓充满曲折坎坷,奇瑞从1990年代末期开始就进入汽车领域,从低端到高端,数经努力,仍然落得个“高端尚未成功,奇瑞仍需努力”的自勉。痛定思痛后,奇瑞数度进行了合资努力,此前曾与菲亚特、克莱斯勒、斯巴鲁等纷纷传出“有鼻子有眼”的合资意向,但均无果而终。在自主同侪吉利吞下沃尔沃后,不甘人后的奇瑞更是将合资目标瞄准了超豪华车品牌捷豹路虎,不料竟然歪打正着,只差中国政府审批的最后一关了。
难道攀上枝头变凤凰后的奇瑞就能藉此彻底摆脱低端的印象,顺利实现向高端转型了么?
豪门千金的干爹因素
既然是桩联姻,能否美满,就需要先探讨一下双方结缘的动机。仔细审视一下这张订婚照确实颇具戏谑色彩,就像是一位出生安徽的民营企业家娶了一位金发碧眼的英国豪门千金,还有一个细节不容忽视,那就是这位千金几经漂泊,四年前认了一个印度干爹后才重获靠山。
说白了,奇瑞合资捷豹路虎就是一桩买卖而已,捷豹路虎之所以会屈驾选择和奇瑞合资,是冲着中国这个巨大的汽车市场、冲着银子来的,而不是怀着拯救中国自主汽车产业的悲天悯人的情怀来的。对于捷豹路虎来说,目的很明确:通过合资,提升产能、降低成本及扩大销量,力争在中国豪车市场分得更大的一杯羹。
而对于奇瑞而言,合资的目的美其名曰是想学到技术,但是对奇瑞而言,最缺的和最可能得到的显然不是技术。换句话说,即使真的拿到了捷豹路虎的技术,以奇瑞目前的水平,可能根本就无法驾驭自如。以印度经常祭出的“中国威胁论”而言,奇瑞想要偷师捷豹路虎技术的想法,其实颇为天真。笔者认为,若是仅为代工捷豹路虎,奇瑞就掏出数以百亿计的财力,还真难称之为“可喜可贺”的合资。
于是乎,再退一步,奇瑞和捷豹路虎合资的现实诉求无外乎归于两点:其一是利润,其二是高端品牌的管控之道。
曾一度被称为中国自主车企旗手的奇瑞,自然对自主品牌微薄的利润状况受困已久,日后若能卖上捷豹路虎,提升的利润空间无疑让奇瑞眼馋。一直想打造自己的中高端品牌,匆匆忙忙推出瑞麒品牌后以惨败而告终,但奇瑞显然并未死心。通过和捷豹路虎的合资,奇瑞理应还想借机掌握高端品牌和质量管控的体系和方法。
对外自称情投意合的双方,其实动机都不怎么纯,又岂能期盼婚姻幸福美满呢?
金玉其外的定位尴尬
另有媒体消息称,国产后的捷豹路虎有望实现动力自主,即搭载奇瑞自主研发的发动机,并首次搭载手动变速箱。果真如此的话,国产后的捷豹路虎难免陷入定位尴尬的地步。
这一核心问题展开分析就是,国产捷豹路虎该把价格定位落在何处呢?低于40万元,恐怕捷豹路虎及其背后的印度老板恕难同意;高于40万元,要知道国产奔驰E级在经销商大降十多万元后也已落入此价格区间,委身吉利后的沃尔沃已经大受其苦,奇瑞恐怕也无十足把握能让大批超豪华车簇拥为“金玉其外”的国产版捷豹路虎埋单。要知道广大的中国超豪华车消费者多数爱面子,且多数“宁愿加价,也愿意买更贵的进口车”。
回想起李书福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叹出如下苦经:“作为企业我只能老老实实地听话,哪个部委让我怎么做就怎么做,我不能有太多自己的主张。只要能够实现在中国生产,我就谢天谢地了。”正做着同样美梦的奇瑞能够逆势走顺豪华车合资的进取之路么?让时间和销量来验证吧。 罗裕
【相关链接】
奇瑞汽车与捷豹路虎3月21日联合对外宣布,双方就在中国建立合资公司的计划已达成协议,计划以股比对等的形式建立合资公司。协议内容包括:生产捷豹路虎品牌车型以及合资自主品牌车型,生产配套的发动机,销售合资公司生产的汽车产品,建立研发中心等。有关双方达成协议的具体条款和内容目前尚未披露。
捷豹路虎汽车是印度塔塔汽车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是英国最大的豪华品牌汽车制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