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9:旅游·城市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4月10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清明,张家港赴“食”节
武江
■尝一尝农家小吃
  又到了清明江鲜洄游时节。江南素有在明前食江鲜的习俗,张家港永联长江鲜美食节日前开幕,众多江鲜名店、名家、名厨将汇聚一堂,为你奉献江鲜美食。活动至5月5日结束。 

  河豚,千年雅食风尚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传统饮食风尚中,河豚是文人雅士追逐的一道真味,据张家港永联村长江美食文化馆里的民俗专家介绍,食用河豚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美食风尚。春秋战国时期,河豚更被吴王推崇为极品美食,留下将河豚与美女西施相比的美谈:河豚肝被称之为“西施肝”,河豚精巢被称之为“西施乳”。永联美食节期间,延续去年美食节的食“惠”政策,游客仅需20元就可购买由永联村江鲜美食街上各大江鲜名店提供的红烧河豚菜。但要注意有否烹调河豚的资质。 

  推荐:红烧河豚,特别鲜美。 

  鲥鱼,御膳贡品雍容华贵 

  鲥鱼,体扁阔而长,色白如银,鳞下多脂,肉质鲜嫩,滋味腴美。从宋朝开始,已列为历朝皇帝的御膳贡品。“媳妇巧不巧,就看鲥鱼做得好不好”。据说,过去江南大户人家的女眷,都有一手烹制鲥鱼的技艺。鲥鱼吃法奇特,宜蒸不宜煮,用一层薄薄的猪网油将稍微腌过的鲥鱼裹起来,再撒上葱白、姜丝和黄酒用旺火清蒸一下,这样蒸出来的鲥鱼,鲜汁饱满,用筷子在鱼身上轻轻一戳,就能见鱼汁如泉涌。鱼鳞可食,有美容功效。永联村长江水域属河口段,鲥鱼至此,体内脂肪消耗很少,正丰腴肥硕,肉味最鲜,营养丰富。 

  推荐:酒酿鲥鱼、秘制蒸鲥鱼,为地方风味名吃。

  鳃鱼,兼有河豚、鲥鱼之鲜美 

  长江盛产鳃鱼,苏东坡写诗赞美:“粉红石首仍无骨,雪白河豚不药人。”说的就是鳃鱼,道出了鳃鱼的精髓:兼有河豚、鲥鱼之鲜美,而无河豚、鲥鱼之缺陷。 

  鳃鱼鱼体前部扁平,后部侧扁,光滑无鳞。永联江段,一年四季均有捕获,以春夏产量最高。鳃鱼鳔胶质,特别肥厚,为鱼肚中之上品。 

  推荐:粉蒸鳃鱼,简骨炖鳃鱼。 

  交通:自驾车,沪嘉高速→沿江高速→凤凰出口下→204国道→妙丰公路→张家港永联村(指示牌为苏州江南农耕文化园)。 

  推荐餐馆:和腾江鲜馆、江南农家菜馆、满江红杂鱼馆、江鲜大酒店、香悦楼酒店、江滩人家饭店。 

  周边玩玩:江南农耕文化园,门票40元。       武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艺术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专版/幸福之门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世界别处
   第B12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情
   第B13版:上海闲话
   第B14版:读者俱乐部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第B1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1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6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3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31版:广告
   第B32版:职场方圆
清明,张家港赴“食”节
恩施沿线六日游
真山真水休闲天堂
上海首家露天温泉度假村亮相
佤族人的竹筒饭
长兴城山沟桃花节
新民晚报旅游·城市B09清明,张家港赴“食”节 2012-04-10 2 2012年04月1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