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兼顾不同观众
说到“笑天地”渐成气候的原因,人民滑稽剧团团长王汝刚表示,剧团有了固定的剧场就像农民有了自己的地,收成自己知道,产销是否对路也一清二楚,“种下去什么,收获如何,市场如何,决定他将来的生存。”“笑天地”开张之初推出的第一轮节目是传统的独脚戏,虽然上座不错,但观众以老年人为主。为了吸引更多年轻观众,“笑天地”第二轮演出推出由中青年演员担纲的大戏《连升三级》,希望以年轻演员来吸引年轻观众。之后剧团又进行了多次调整和尝试,三个月换一轮新节目,有时侧重传统,有时偏重新编,尽可能兼顾不同层面的观众。
目前正在“笑天地”上演的是由人民滑稽剧团青年编剧、青年导演和青年演员“三青”组合推出的新编滑稽戏《我的床我做主》,由于剧情和笑料都相当贴近年轻人的生活,现场“笑果”非常不错。
良好氛围凝聚演员
严顺开在执导某滑稽戏时曾对媒体抱怨,每次排戏演员都到不齐,因为一些人除了在剧团排戏之外还有很多额外的演出,电视台更是成为对滑稽演员极有吸引力的地方。人民滑稽剧团在“笑天地”的演出已经坚持了两年半左右,他们有没有受到类似的困扰呢?王汝刚的回答令人意外:“团里有不成文的纪律,每到周五周六,演员都会自觉谢绝外面的邀请,再好的演出、再高的票价都不会走。”问王汝刚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他说靠的是演员的事业心和团里良好的创作氛围。他表示,虽然现在滑稽戏在电视里很热闹,但舞台表演这一块的状况是不正常的,在萎缩,有事业心的滑稽演员在电视台演出的时候也会有自己的困惑和烦恼,担心再这样下去“我们舞台没法做了”。舞台表演对于有事业心的演员来讲还是有很大引吸力的。
同时,剧团良好的氛围也让演员们心甘情愿为了“笑天地”的演出谢绝收入更丰厚的机会。王汝刚告诉记者,除了团里有演出之外,其他时间演员若有什么额外的演出机会,团里都会积极支持他们去参加,有时遇上演员有特别好的拍摄机会,团里在可能的情况下还会调整自己的时间表,保证让演员一到就演,演完就走。能够形成这样一种良好的氛围,靠的是相互信任。王汝刚笑称剧团管理要有“铁的纪律,柔水的心肠”。
传统唱腔濒临失传
虽然“笑天地”两年多来已渐渐进入良性循环,但王汝刚说作为一个行业协会的主席,自己对滑稽戏还是颇为担忧的,无论是艺术的传承,还是青年演员的培养,都存在着不少问题。特别是随着一位又一位前辈的离去,一些传统的滑稽表演手法和唱腔都濒临失传。他举例说,自己手上有一本前辈手抄的滑稽戏常用曲调,涉及五六十种曲调,但其中一半左右现在已濒临失传。
本报记者 王剑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