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数学卷很好地考查了学生对初中学段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掌握情况,难易比例适中。试题和往年相比略有调整,基于基础,又不失灵活,对今后课堂教学行为的改变有触动和导向作用,试题题干叙述精准,图形简洁、美观,体现学业水平考试要求,兼顾适度的区分。卷中有几大亮点值得一提:
一、试题能引起教师对现有的课堂教学行为的思考和转变
都说今年的数学卷难,其实不然。如第25题的第2小题用中位线的方法很容易求得,但因为学生发现不了中位线,选择了很繁琐的方法,而出现了思路混乱和计算错误。目前,很多初三复习课的教学是以做题为主,尤其是模拟考结束以后,更是以做模拟试题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对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缺少提炼,只是为解决一道题而做题,没有很好挖掘题目背后蕴含的数学本质和教学功能,大量的练习还形成学生对中考卷最后两题解题的思维定势。对今年的中考卷而言,这些教学方法弊大于利。所以,相信今年的中考将引起教师对今后的课堂教学行为的反思和改变。
二、试题保持平稳略有调整
本卷第17题是一道设计比较新颖的试题,体现了对学生阅读理解、画图等基本能力、基本知识的考核,是本卷的亮点之一。第22题一改往日统计题的风格,从函数的角度考查学生从图像上获取信息的能力,考查的内容保持不变,实现了平稳过渡。
三、试题突出考查核心内容兼顾数学思维能力
求线段的长和求三角形的面积是数学中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压轴题的第2小题和第3小题涉及这两个方面。这两个内容比较简单,但就求线段而言,能看出学生不同的思维方法,不同的方法用到的知识点也各不相同,基本囊括了初中学段一些重要的定理和基本方法。从方法上来说,可以选用比例线段,也可以选用勾股定理,或选用方程方法;从识图能力方面看,有三角形中位线、45°角这两个基本图形;从知识点方面看,中位线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垂径定理、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等,可用知识点之丰富,方法选择之广泛,无疑是考量学生清晰思维、逻辑推理等能力的很好的载体,也为不同层次、不同风格的学生提供了多种有效的解题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