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听过这句上海老话?说的是天下伴侣,很少有性格、爱好、生活习惯乃至于文化修养都一样的,更多的是互补型。一只馒头,一块糕,两个不一样的、不完美的,凑在一起才可能创造完美。
顾哲(男33岁)
室内装潢
我这个人好结交,到哪儿都能跟人聊起来,爱说笑,一点儿不怕生,朋友们常说饭局上有我在就不会冷场。但你看我这样的吧,偏偏找个老婆性格完全和我相反,她特别不喜欢应酬,也怕见生人,都当妈的人了,跟不熟悉的一讲话脸还红——就这样,已经比过去进步很多了,她以前跟我去饭局,一顿饭都说不出一句话,因为“不知道该说什么”,回家后也不晓得坐她旁边的姓甚名谁。而我呢,就像“开关坏掉的收音机”,滔滔不绝,能说一晚上,关也关不掉。
老婆有时候挺羡慕我,觉得自己性格不如我开朗,也不如我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更不如我能说会道嘴巴甜把周围人都搞掂,她甚至还担心宝宝将来像她,也尝试刻意改变。但我并不觉得她内向讷言有什么不好,相反,比起我的冲动和感情用事,她做什么事情都很理智,极少出错,家里若出点什么状况,多亏她细致和冷静。我其实挺佩服她的沉着,我从小到大都没喜欢过咋咋呼呼的女生,可能因为我自己是个咋咋呼呼的人?
沈琳琳(女27岁)
图书销售
的确哦,我和我老公就是性格完全不同的两个人,他沉默寡言,比较宅,我话多,爱逛街;他喜欢看战争片,我爱看美剧;他喜欢吃面条和所有类似面条的东西,比如米粉、干炒牛河,而我最讨厌吃没有馅的东西,爱吃馄饨啊饺子啊菜包子啊;遇到不讲理的人,我是要“路见不平一声吼”争个是非曲直的,他总是在边上说“算了,算了,走吧,走吧”;我喜欢跳的颜色,爱上淘宝买一大堆尾单货,反正赶时髦,穿一阵就扔;可老公属于闷骚型,他轻易不买东西,要买都买名牌,不管穿的还是用的,而且之前一定反复比较。
我个性随我妈,大大咧咧,眼里揉不进沙子,心里放不下秘密,有什么全都呱呱呱地说出来,家里全是她的声音;直爽,爱交际,小区里的积极分子,朋友也多,心宽体胖;我爸呢,心细,思虑重,想得周全,所以瘦得像麻秆一样,没多少朋友,整天在家里炒股票。他失眠了一辈子,可我妈一沾枕头就呼噜打得震天响。我爸疑心重,可他对我妈是一百个信任,唯一担心她的马大哈。
我常在我们自己的身上看到父母年轻时的影子,也常在他们身上看到我们老时的样子,但愿我们像他们一样风风雨雨一起一辈子。
{蛐蛐嘎三胡}
研究两性关系的心理学家一直很好奇,男女在选择配偶时,究竟是“相似性”还是“互补性”最终让他们在一起?研究证据已经表明,价值观的相似起决定作用。与此同时,另一个有趣的发现或许能说明问题:
当对方在其他某些特殊方面与自己不同时,吸引力很容易发生。例如,“我这个人一点不浪漫,他却唱歌唱得很好,一下就打动了我”,或者“她开朗活泼,非常可爱”,情人眼中出西施不奇怪,可很多人后来会分手的原因却是“他花嚓嚓”、“她作得要死”、“我们之间没有共同点”——能坚持欣赏彼此的不同之处其实很难的,除非真爱,遇到这样一个人就在一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