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3:教育周刊
     
本版列表新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引发热议,专家提醒家长——~~~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引发热议,专家提醒家长——~~~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引发热议,专家提醒家长——~~~
     
2012年10月3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引发热议,专家提醒家长——
别为追求“达标” 在家“特训”幼儿
王蔚
图 马健/CFP
  10月9日,教育部印发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很快便在社会上引起了热议。学前教育阶段在贯彻《指南》时,还会遇到哪些瓶颈呢?尤其是,按《指南》的要求,严禁幼儿园提前学习小学的教育内容,这一点是否真能做到令行禁止?

  年龄越小差异越大

  《指南》既不是筛查孩子优劣的“标尺”,也不是统一训练的“清单”,更不该成为评价孩子成长的“硬指标”。教育部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负责人指出,教师和家长在运用《指南》时要特别注意:《指南》的各项指标和量化要求,只是一个参照,而不是评价和衡量幼儿发展快与慢、好与差的“标尺”。不能将《指南》作为分领域训练的“清单”,为追求“达标”而对幼儿进行强化训练。

  事实上,幼儿在不同学习与发展领域的表现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指南》中说,孩子年龄越小,个体差异就越明显。这就应当允许幼儿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而不是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同时,老师和家长还应注重激发和保护幼儿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充分认识生活和游戏对幼儿成长的教育价值,最大限度地让儿童通过实际操作、亲身体验获取经验,严禁“拔苗助长”。

  重在规范小学招生

  《指南》指明了幼儿学习和发展的基本方向,为正本清源,防止和克服 “小学化”现象提供了具体方法和建议。然而,教育部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负责人也坦承了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那就是小学择校现象和入学考试问题屡禁不止,一定会影响到《指南》的实施和贯彻落实,最终牺牲的还是幼儿的童年快乐和身心健康。

  对此,上海浦东新区海桐小学校长孔宇玮说,严禁幼儿园教授小学的学科内容并不是件很难的事,但管得住幼儿园却管不了家长在家里自己教孩子,或把孩子送进社会上的培训机构提前学认字、学算术、学英语。虽然小学一年级是从零开始教起,教拼音也教识数,但家长的超前教育,的确不是教育行政部门能禁止得了的。

  有专家表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办法,就是要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招生政策,规范小学的招生程序,依法坚持就近免试入学制度,坚决取缔围绕小学招生开展的各种形式的考核、面试、测试等选拔性考试,铲除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土壤。

  本报记者 王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十年之变喜迎党的十八大特别报道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法治新闻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人际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上海闲话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15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16版:上海海洋大学100周年校庆特别报道
   第B17版:上海海洋大学100周年校庆特别报道
   第B18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19版:人才/留学移民
   第B20版:人才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广告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品牌透视
别为追求“达标” 在家“特训”幼儿
小嘴能说会道 动得太少不经“撞”
广告
新民晚报教育周刊B13别为追求“达标” 在家“特训”幼儿 2012-10-31 2 2012年10月3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