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正在举办的“幽兰神采—元代青花瓷器特展”,这个特展是上海博物馆花了大力气,集国内外众多机构所藏元青花瓷器之综合展览,展品来自土耳其、伊朗、英国、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国内也有三十多家机构参展,共有九十多件青花瓷展品,吸引了众多参观者。
近年来元青花热已出现了好几翻,缘由还是国外的拍卖会上一只绘有鬼谷子下山图案的元青花大罐拍出了两个多亿的人民币,一下子把国人惊呆了,于是掀起了元青花热。山东、天津、广州纷纷出现元青花的热论,由于以前没有人好好研究,也没有一些真正看得懂的行家,所以一时真假难辨,弄得云山雾罩,连上博和北京故宫也拿不出几件元青花,直到前几年上博的瓷器部专家们去了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在当地的博物馆仓库见到了那儿馆藏的元青花,回来有文章谈起那些元青花瓷器,如果不是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库房见到,而是在北京潘家园地摊上见到,一定认它为仿品了。
其实自明清以来,无论是皇家还是百姓,都没有看重过元青花,所以明清以来无论皇家百姓对收藏元青花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但这不等于我们国内民间没有元青花,而是不敢相信值上亿的元青花怎么会有。此次在上博参观时就碰到好几位参观者在对每件元青花瓷仔细研究,正面反面上面下面反复观看,口里还念叨着参照着。有位参观者还对我念叨着元青花瓷器底部有一排像英文字母似的,但又不是英文字母。我告诉他那是巴斯巴文,大多是一句吉祥话。他听了脸上露出了微笑,我猜这几位参观者一定藏有实物。
这次展出的元青花中只有两件有年号的,一件是号称元青花标准器的英国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藏的,有至正十一年铭文的元青花云龙纹象耳尊,另一件则是四川雅安市博物馆藏的,有至正七年铭文的元青花双系盖罐。
我倒也藏有一件有至正年制的凤穿牡丹纹玉壶春瓶,但不是元青花瓷瓶,而是元至正年制的玉壶春青铜瓶,一眼望去就是一件元标准器,无论是形制、纹饰可谓是元青花玉壶春之范本,此青铜瓶自口沿至底部有纹饰九道,都是元代典型的。如卷草纹、蕉叶纹、莲瓣纹、蔓草纹,而主题纹饰是凤穿牡丹,两只凤凰更是栩栩如生,做工精细,浮雕立体感强,整个玉壶春青铜瓶浑身黝黑,包浆浑厚,是元至正年器物之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