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广告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几千年前原始的实物广告,最早的印刷广告则出现于1000余年前的北宋。到了民国时期,广告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之中,彩色手绘、雕版套色、石印、胶印等五花八门。笔者收藏了两张民国时期的达仁堂中药店制作的医药广告,虽然纸张简陋,但内容丰富详实,观之一目了然,非常实用。
“外科第三号提毒散外用剂”(图右)和“风痰科第十二号再造丸内服剂”(图左),一外一内,都是闻名遐迩的北帮中药店———京都达仁堂乐家老铺生产制作。“乐家老铺”为浙江宁波人乐显扬开业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原名“同仁常乐家老铺”。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其子乐凤鸣在北京前门外大栅栏路南开设北京同仁堂药铺,经营中草药和丸、散、膏、丹等各种中成药,以选料上乘、药味齐全、炮制讲究、剂量合适、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著称,连清宫内御药房也经常令同仁堂供奉所需药料,并代制成药,前后达180多年之久。清人有诗赞之曰:“都门药铺属同仁,丸散人人道逼真。纵有岐黄难别味,知他若个术通神”。
这两张广告上方以三行横排“京都达仁堂乐家老铺”字样,中间长方框内有药名和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原料、禁忌等内容,药和用量用字号区别开来,介绍得非常详尽。如“再造丸”所罗列的原料竟有元参、白芷等57味中药之多,体现了达仁堂恪守乐家老铺“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祖训,以及“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信条。方框下方是达仁堂开设在天津、北京、上海、汉口、西安、福州、长沙、长春等地的分店地址,地段、门牌号码都交代得非常清楚。达仁堂自1917年起在全国各地的重要商埠开设分店,最鼎盛时期共有18家之多,销售药物1000余种,可见其经营之盛。这两张小广告既宣传了药品的配方、疗效,又介绍了各地分店位置,可谓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