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院儿保科主任徐秀指出,大量研究表明,没有任何药物可以治愈儿童孤独症,但始于2岁以内的早期高强度科学行为干预,能显著改善孤独症的预后(预测疾病的可能病程和结局)。无论对于自闭症儿童还是健康孩子来说,早期关注儿童社会行为能力和沟通能力十分重要。另一方面,即使是正常儿童,长期使用电子产品也会让孩子产生人际交往障碍,并使之与孤独症混淆。
儿童医院儿保科副主任陈津津表示,人和人需要在交往中识别情感、表达情感,了解人际交往的准则,目前,孤独症的诊断标准已经放宽,社会互动上的缺陷、沟通障碍、刻板行为或偏执爱好,这三个标准符合一项,就可能诊断为孤独症。如果因为使用电子产品影响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就有可能混淆诊断,使得正常孩子被怀疑为自闭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