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培儒告诉记者,他从1958年起收藏有关上海开埠前后的史料,为更好保存这些珍贵历史记忆,他将有关外滩的老照片整理归类,捐赠上海市档案馆。据市档案馆档案接收部副主任贺飞介绍,在从民间征集的档案中,如此完整、系统十分少见,其中不乏填补馆藏空白的史料。例如一张拍摄于1943年的照片记录了日军搭建脚手架拆除外滩和平女神雕塑,利用其铜铁熔铸炮弹。另一张1920年代拍摄的照片则反映“五卅运动”后,外滩公园拆除“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告示。
为迎接6月9日“国际档案馆日”到来,市档案馆精心改版后的“城市记忆——上海近现代历史发展档案陈列”展览也于今天开放,试展一月听取社会公众意见。全市各档案馆今起将举办丰富活动,安排详见本报今日A17版。市、区县档案馆还将开放一批档案,揭晓首批上海档案文献遗产及优秀档案文化传播项目。
又讯(记者 孙云)今天上午,市档案馆外滩新馆、市邮政博物馆、市电信博物馆与外滩美术馆联手组成“外滩记忆之旅”特色文化旅游项目。下周六起,市民将可在每周六前往四馆参观其丰富馆藏,各馆还将安排专人带领游客参观这些老建筑,讲解其历史和特色。游客行走其间可感受百年沧桑和远东巴黎之魅,登上屋顶花园更可眺望浦江两岸,换一个视角领略外滩历史人文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