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分,许多看似张牙舞爪的小龙虾在河浜里长得又肥又大。小龙虾不仅在家里容易饲养,而且具有一定的观赏性,腹部多环节,拥有两个钳子,头部还有触角,生活在水中会跳跃。双休日,我和儿子来到居家附近一条被茂密植物环绕的弯弯曲曲河浜边,去寻觅野外钓小龙虾的乐趣。
河浜的两旁,方方正正的土块把窄窄的小路垫得平平实实,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泥土芬芳。漂浮着绿色浮萍的河浜里,水草在微风轻拂下随波涌动,四处可见的小小穿条鱼儿自由地游动着,煞是轻盈悠闲,此时我又仿佛回到了记忆中的童年。据说,河浜下面、水草丛中凡是有利于小龙虾蔽荫和滋生浮游生物等处,都是小龙虾流连的地方。
儿子小时候就喜欢钓小龙虾,由此掌握了许多窍门,且多有回报,在我的眼里他就是钓小龙虾的高手。只见他将摔晕的蚯蚓绑在钓竿的线上后,就一下子投入了水中,静等小龙虾上钩。小龙虾嘴很馋,到手的食物总不肯轻易放弃。不一会儿工夫,白白的长线开始微微地颤动着,那是小龙虾正在试图吞食诱饵呢!此时儿子不慌不忙,慢慢地将钓竿往上移,一只肥大、贪吃的小龙虾随着诱饵一同浮出了水面。小龙虾好像并未意识到周边环境的险恶,依然紧紧地咬着诱饵不肯松口。就这样,嘴馋的小龙虾为了尝到美味却失去了自由。我以为,小龙虾没有鱼儿聪明,因为鱼儿要用钩子穿上诱饵去钓,鱼出水面后钓手速度要快,否则鱼儿很容易逃脱。可是钓小龙虾既不需用钩子,有时也不一定求速度快。这可能就是两者之间的一个明显差别吧。
我钓小龙虾虽然没有儿子那么利索,但在儿子的耐心指导下进步神速。从一开始钓不上几只,到后来几乎每次都能上手,从中充分体验到了钓小龙虾的种种乐趣。从中我也悟出一个道理,钓小龙虾急不得性子,一定要静下心来,从容寻找机会。小龙虾爱吃荤,这许是它的天性使然,不仅蚯蚓,就是螺蛳肉甚至是它同伴的肉,都可以做成诱饵,成为它的美味佳肴。而一旦小龙虾尝到了甜头,就会接二连三地抢食,似乎好吃的食物比它的生命还重要。殊不知,诱饵不是白吃的,但小龙虾就是不明白,也始终没有为此吸取教训。
经过约三个小时的静钓,大小不一的小龙虾“前赴后继”,英勇“上钩”,我和儿子因此满载而归,当然儿子的收获比我更大。让我略感意外的是,粗瞧不起眼的河浜里似乎只有绿色的水草,却怎么会有比较多的小龙虾呢?儿子说,河浜里到底有多少小龙虾,只要钓个两三只上来,即可根据小龙虾个头的大小、上钩时间、老嫩情况作出一个大致判断,一般不会与实际相差太大。看来,在这方面我的判断力远不及刚工作没几年的儿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