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6: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6月07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22度的夏宴:白山松水尝吉菜
  位于东北地区中部的吉林,土地肥沃,四季分明,丰沛的水、热、光,滋养万物生长,菌菇、时蔬、野味、山珍、肉畜、江鱼湖鲜……当地人在关东菜的基础上,融合川、鲁、粤、苏、湘、浙、闽、徽八大菜系创立出“吉菜”,精细实惠,好吃不贵。

  夏天就这么不知不觉到了中国的东北地区,你甚至还来不及反应,转眼就从漫天飞雪切换成了浓荫蔽日、艳阳高照。

  虽然省会叫做“长春”,但吉林的春天似乎很短,出了天寒地冻,就是悠长惬意的凉夏,瓜果芬芳、山蔬不断——真想一整个即将到来的伏假,都躲在清凉的松花江畔、长白山里,吃遍传说中的“吉菜”,尽情享受这片黑土地的馈赠。

  多民族口味大融合

  三千多年前,满族的祖先肃慎,就定居在白山黑水之间,过着渔猎生活,同时还有汉、朝、蒙等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各民族文化和饮食习惯不同,如满族人喜食炖菜和面点、朝鲜族酷爱冷面和狗肉、蒙古族爱吃烤肉,好在这一带靠山靠水,物种多样物产也丰富,彼此倒也睦邻而居,饮食文化相互影响渗透。

  千年光阴如白马过隙,直至吉林还能品尝到各具民族风味的传统菜肴和小吃,比如满族特色的“三套碗”、满族火锅、白肉血肠;朝鲜族特色的冷面、打糕、狗肉汤和长寿面等。

  满族三套碗采用鹿肉、榛鸡、田鸡油等当地特产为原料,经过烧、烤、焖、炖、熘、炒等 15 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由二十多道菜组成,包括 8 款凉碟、 3 款大件、 12 款熘炒、汤烩菜等,吉林的清香园饭店中可以品尝到这道正宗美味。

  “大铁锅炖菜”则是吉林市一家相当火的馆子,它在满族传统炖制的基础上又发明创造了数十种科学配方和炖制手法,既避免了传统爆炒对菜肴营养的破坏,又能补充铁质,大家围坐一起,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吃得心满意足;

  还有一家叫做“老白肉馆”的,更是声名赫赫,是一家以满族菜为主的饭馆,特色白肉血肠、蒜泥白、烧灯碗、虎皮扣肉……白肉得选猪腰排作原料,经5道工序加工而成,肉片薄如纸帛,肉质细嫩,肥而不腻,用手撮起来放回盘里,状如芙蓉;清血肠脆嫩适口,无邪味,配食佐料热汤制作即成白血肠,形如灯碗,一朵朵像花一样。当地人有这么个说法:没见过雾凇就算没见过松花江,没吃过白肉血肠就算没到过吉林。

  而朝鲜族食品以辣为特色,它的辣又与川辣不同,只辣不麻,且常多“冷辣”,另一个特色便是少油。在吉林,要想品尝正宗风味的朝鲜族口味,阿妮泰烧烤冷面城是一定要去的——朝鲜菜善于烧烤,常选新鲜牛肉,木炭烤香;其他菜肴用葱、蒜、酱油、红辣椒和芝麻调味,不多不少,既保持清淡又不凸显鲜美。

  当然,由于地理位置和贸易交流,日本料理以及韩国饭馆也在吉林相当多,而且口味绝对正宗。

  目不暇接的民俗小吃

  说起吉林的美食,除了朝鲜族的打糕、冷面以及各种满族特色的食品,还有人尽皆知的“猪肉炖粉条”、“尖椒干豆腐”、“酸菜白肉火锅”、“地三鲜”、“小鸡炖蘑菇”、“炒肉拉皮”、“咸鱼小饼”、“鹿血糕”、“小磨豆腐”,还有“李连贵熏肉大饼”、胡记“真不同酱肉”、杨麻子大饼,而真正平民草根的小吃,恐怕要数“豆腐串”和“煎粉”了。

  长春市最著名的小吃是“鸡汤豆腐串”,而吉林市的特色小吃则是“煎粉”。

  长春的“老韩头”、“福义德”,只有亲自去排队才能感受到豆腐串倍受推崇的程度,有人爱加酸甜,有人爱加辣,无不垂涎三尺;

  而吉林的煎粉,是将粉坨(最好的是红薯淀粉提炼而成)切成方块,在平底锅上倒入豆油,小心煎到金黄,盛入碗中,淋上麻酱汁、蒜汁、醋、酱油、辣椒油、香菜……煎粉外脆内Q,像果冻一样透明,一口咬下去,劲道、肉头儿,调味汁的味道完全被粉块吸收,鲜美极了,爽口极了。

  到吉林,当然要吃东北饺子。百年老字号新兴园饺子馆,手艺和味道没得说;店堂里挂满许多解放前旧吉林的照片,尤其是二楼那幅1921年老吉林城相片,让人仿佛回到了100年前:江边,日暮、小城——当然,再也不用像过去人那样勒紧裤腰带了,饺子现在管够吃!

  而另外一家“福源馆”,历史则更长,始建于1628年,金字招牌自清朝初年至今不倒,秘密无他,靠的是真正美味好吃的糕点,比如蛋糕,必得用香油刷模,方炉烤制,10斤面加10斤白糖加130个鸡蛋,蛋糕16个1斤,三百多年无论风调雨顺还是自然灾害,一丁点偷工减料的念头都不曾有。虽然出品面制糕点,照样应时当令,到什么季节卖什么,一年四季都有新花样,门口永远车水马龙。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吉林境内辽阔,“天然牧场”长白山特产人参、鹿茸、田鸡油、灵芝等药膳原料;而中部平原水草肥美,畜牧业发达,牛、马、驴、羊、兔等肉类一样也不缺;江河湖泊和水库水产资源更是丰富,如松花湖的“三花一岛”和图们江的大马哈鱼等,它们都是吉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料食材。

  吉林人饷客的酒席从来不玩小清新,大口喝酒大碗吃肉才能显示主人的真心实意,要是宴席上用长白山人参、鹿茸、熊掌、飞龙、雪蛤、松茸蘑等珍稀山珍入药膳,哪怕不是你平时习惯的口味,也一定体会得到待客的诚意。

  人参是东北三宝之一,用吉林人参清炖山中四处跑地觅食的母鸡,满屋生香,人参鸡,汤汁澄黄,喝上一口,顿觉元气大补,人也立刻精神年轻了不少;

  用长白山梅花鹿的鹿茸、鹿筋、鹿鞭辅以高汤烹煮成的三珍汤,补精髓、壮筋骨;

  荷花田鸡油,色、香、味、形俱佳,一道菜两种口味,食之清香爽口,可治虚劳、咳嗽等慢症;

  砂锅老豆腐一反常俗,以“老”见卓,名“老”实嫩,用鸡丝、海参、火腿、蘑菇、冬笋丁等煨汤,下老豆腐慢火炖至入味,加青豌豆,淋香油——那叫一个鲜!

  蛟河市庆岭镇的活鱼一条街,闻名全国,选用鲜活鲤鱼斩净煎制,加入当地特产的“把蒿”,大火熬,小火炖,漫街飘香,远近的馋猫都快疯了。 

  对了,到吉林,“长春同达酒店”、“延吉好来登饭店”都有永远不会令人失望的金牌厨子掌勺;除了前文提到的那些馆子,再记住这些字号:“天圣元火锅”、“金达莱”、“真不同”、“铁锅靠大鹅”……

  好了,翠花,上酸菜!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广告
   第02版:广告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广告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版:评论·随笔
   第A11版:民生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法治新闻
   第A14版:目击
   第A15版:早间点击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社会与法
   第A28版:时事热议/社会与法
   第A29版:社会与法/东方大律师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广告
   第A32版:广告
   第A33版:广告
   第A34版:广告
   第A35版:广告
   第A36版:夜光杯
   第A37版:夜光杯
   第A38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世经经纬
   第B04版:股市大势/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公司探营
   第B06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证劵指南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广告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金融天地
   第B12版:热点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热点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14版:城里城外/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升值空间/彩票世界
   第B16版:网上网下/陆家嘴金融城
   第B17版:家庭周刊
   第B18版:女性世界/家庭周刊
   第B19版:家庭周刊/花鸟虫鱼
   第B20版:上海人家/家庭周刊
   第B21版:现代家居
   第B22版:实用谋划/现代家居
   第B23版:家装之窗
   第B24版:家电/市场之窗
   第B25版:好吃周刊
   第B26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27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28版:美食地图/好吃周刊
   第B29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
   第B30版:大厨艺坊/好吃周刊
   第B31版:好吃周刊/酒旗茶垆
   第B32版:广告
   第C01版:新尚
   第C02版:人物
   第C03版:名表
   第C04版:名表
   第C05版:绅士
   第C06版:摩登
   第C07版:妆容
   第C08版:星潮
22度的夏宴:白山松水尝吉菜
加州乐事新酒全球首发
广告
新民晚报吃遍中国/好吃周刊B2622度的夏宴:白山松水尝吉菜 2013-06-07 2 2013年06月0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