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群社会生活群体,他们或是靠街边卖报为生的报贩,或是靠为长途客运拉客为生的女子,或是靠站在酒店门口迎宾为生的男子,或是靠卖水果为生的小摊贩,他们的职业虽各不相同,但他们每天都在重复着相同的话语:“你好”,“谢谢”,“欢迎光临”,“北京”等等,这些短语他们每天都要重复几百遍,因为这是他们谋生的手段,这就是张敏捷在其影像作品《短语为生》中为我们呈现的社会基层人群的真实生活状态。他的个展“短语为生”最近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99创意中心举办。
张敏捷是个80后的艺术家,.张敏捷在2006年就开始了《短语为生》的创作.。他说:“我拍的都是小人物,他们的脸上印刻着底层生活赋予他们的痕迹,早早爬到脸上的皱纹和时间赋予的沧桑,眼睛里流露出的无奈和茫然,还有生活压力给他们带来的焦虑。这些人处处可见,很平常,正因为太过于平常所以往往被人们忽略和视而不见,而我却让我的镜头对准了他们——那些最普通平凡的劳动者。”整个影像作品非常朴素,没有炫耀的技巧,没有复杂的情节,也没有任何修饰,只有重复一遍遍的“短语”,和人们在说“短语”时的或沉重或平淡或微笑的面部表情。但是看后内心却很震撼。王南溟认为张敏捷的这件作品“2000年以来,中国的当代艺术走到了新的领域,即如何介入到中国现实问题中去讨论社会问题,这种思想已经从理论建构、现场批评、艺术创作和机构展览四个层面上得以展开,张敏捷的作品也是在这样的判断系统中被专业界所讨论。”
2013年,张敏捷应德国凯宾斯基青年艺术家项目的资助,在德国以德国的人群结构为素材,完成了德国的《短语为生》。他将同样的视角对准了两个拍摄对象,一个是在法兰克福凯宾斯基酒店工作的女话务员,一个是叫卖水果的小摊贩.。这说明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各国都有靠“短语”为生的这样一种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