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黎霞是安徽定远人,那儿的人很勤奋,何黎霞从小在故乡这种浓郁的勤学氛围中,把艺术作为自己最初的梦想。可以说除了读书,何黎霞把时间都花在了画画上,而且不是凭兴趣,严格的素描、色彩都学过,很快她就在这个小县城出了名。
何黎霞想着大省城的艺术梦,背着画夹,踩上了开往上海大都市的车。“到上海真是开了眼”,何黎霞回忆到上海发展的二十多年,她还是很兴奋地回答我的提问“如果当初我没有这个梦想,我就只是小省城里的”。
到上海来发展美术还是很艰难的,又要打工,又要作画,还要塑雕塑,还得上美院,一下子人得进入各种角色。艺术上的事就是这样,以前叫借鉴,现在有了新名词“跨界”。何黎霞学美术,搞创作几乎在同时要进入几个角色,我们经常说在都市里搞创作环境充满竞争,在省城就这么几号人,你画得再好,也就这么几下。到了大都市就不同了,人才济济,形式纷呈,你不可能一下出大名,你得一直练才有可能出名。你没作画时心静如水,进入创作时又得充满激情,这样你的创作就会想象大于程式。这就是现代的大都市别于小省城的不同之处,何黎霞很喜欢这种创作环境,一会热一会静,很刺激创作。
就这样何黎霞有时背着画夹去边疆、高原、江南写生,有时为边疆的旷远感到无限清纯,有时又为江南的春放激动着情绪,这样她创作进入了意象的阶段,能往艺术形式的本质中去,使笔和着色很畅漾。她创作的《共渡船》《名伶图》,人物在画面中围着轴心燕舞飞花般,色彩与造型俱佳。如今,何黎霞有了自己的工作室、自己的艺术网站,网上的点击率也上去了,二十多万,又参加艺博会。
一位女画家又是雕塑家,又是油画家,而且抽象画也进入境界,真如宗白华讲,追求艺术美本是女性的天性,现在环境创造了这样的氛围,何黎霞自然成了角色,真如一本书的书名一样,成角的艰苦加自身天赋是塑造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