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去1500公里以外的某座大城市,火车、飞机哪个更快?这是个实际上很难回答的问题。按理说,肯定飞机快,两个小时左右就能到。但是,考虑到神出鬼没、臭名昭著的“延误”,就两说了。
“延误”有多夸张?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民航准点率,去年为近五年来最低。美国专业网站FlightStats发布全球35个国际机场6月准点率排名,北京首都机场、上海浦东机场准点率分别以18.30%和28.72%,摘得倒数第一、第二的“殊荣”。至于我的亲历体验,则是搭乘某航班去北京,被哄上飞机,枯坐3个钟头,机长方才取得“限流”管理方允可,冲上云霄。
误点多,就是“限流”在作怪吗?据报道,有关部门上月27日表示,“航班延误因素复杂多元,具体原因分布是:航空公司运行管理占42.3%,流量控制占26.1%,恶劣天气影响占20.9%,军事活动影响占7%,机场保障占3.7%。”一下子把航空公司推到了风口浪尖。
哪一个是航班延误的最大原因,网上颇有争议,但航空公司运行管理混乱,招致乘客不满,也是屡见不鲜的实情。
就以咱上海一家大航空公司为例:某乘客要去营业厅办事,打官方热线,问威海路这家还开否。答曰:“营业到晚上6点。”5点半赶到,人去楼空,内部装修数月未竣。某乘客值机,柜台出错票,造成经济损失,打投诉分机永无人接,几经曲折交涉,获赔3000里程。某乘客3000里程无故扣除,客服遍查系统,不知原因,亦无解释,请示领导后,许久方里程补回。某乘客赴深圳,飞机就在候机厅窗外,却不办理登机,一小时后,地勤通知:“飞机需要维护”,又一小时:“仪表有故障,需要检修”,又一小时:“无法修好,需要更换航班”,又一小时:“新的航班将另行通知,敬请耐心等等”。此时的某乘客,但见候机者中有壮男数人,掳起袖管,眼看要与地勤起冲突,遂尿遁避险——这里说的“某乘客”,正是区区在下,一个不常坐飞机但一坐飞机就有42.3%的概率遭遇麻烦的人。这些麻烦,没有一样可以怪到“限流”,也没有一样不能糟蹋光我冲上云霄的好心情。
根治航班大面积“延误”之毒瘤,需要“取消限流”、“增加航道”作药引,但航空公司提升运行管理的水平,才是做大做强民航业的治本之法。否则,一旦“延误”之症治愈,准点率大幅提高,而客户满意度上不去,又如一处顽疾,病入腠理,到时还要费大力气整治。
何不趁现在民航局终于出手调控以平海内外乘客众怒之际,趁TVB港剧《冲上云霄2》收视大热激发才俊投身民航事业之时,航空公司也积极行动起来,小处从机上餐饮(传某航空公司飞机餐成本仅为香港某同行的六分之一,未知确否,但其色味的确不敢恭维)、手机app(例如英文版错误连篇,又如升级后也无法查询里程)、票务系统、客服热线做起,大处向航空联盟的缔结、旗下机型的优化(不要再为了炫耀资本雄厚,用牛刀杀鸡,烧钱买空客A380跑国内航线了,就算票卖得好,一年也要亏几千万)等处着手,向国际最高水平看齐,尽快提升自身的实力呢?
冲上云霄,万众仰望,那一瞬间,何其壮美。壮美的背后,实在少不得航空公司的真功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