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在上海开放大学,一场64人的乒乓球段位同级赛如火如荼进行。本次参与者全部通过电话报名,他们中有机关干部,也有退休工人,年纪从18岁到65岁不等。上海市终身教育研究会秘书长杨平教授介绍,从本月起至年底,测评点将组织10到12次的等级测试赛,下一步计划是将测试赛带进各区县。
周日的测评,正式推出了理论考试和基本功测试。球友需要先在电脑上做考题,随后通过发球机进行人机对打,分别完成推挡、发球等不同角度和速度的基本功测试。最后比赛环节则是64人的分组对抗,每胜一场能获得一定积分,累积到1500分后就能获得一段证书。
据上海开放大学副校长王连华介绍,如今测评中心的热线电话每天被打爆,不少球友还发来邮件献计献策。66岁的刘文荣由于年龄超标,没法参与这次测评,但他还是一大早从闵行赶到了位于杨浦区的开放大学,要求做志愿者。
上海市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金大陆在一次相关部门举行的全民健身研讨会上,特别提到了考段的意义。他提议:“群众性与权威性应当挂钩,希望最终这一测评办赛模式能与体育相关部门联手。”这一建议也得到了国际乒联终身名誉主席徐寅生的赞同。
本报记者 陶邢莹
|相|关|链|接|
考段咨询电话:25653959,25653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