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9月07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展览进行时
神游东方——周韶华艺术大展今天开幕
张晓凌
■万物回春(中国画) 周韶华 作
  ◆ 张晓凌 

  《神游东方——周韶华艺术大展》,依我的理解,所谓“神游东方”,对周韶华而言,其义是双重的:既是他的绘画方式,又是他全部创作的价值取向。我们不妨将其表述为:在创作中,周韶华以“神与物游”的审美方式,在感知祖国山川与人文传统的基础上,重新领略东方的宇宙观,天地之道、生命意识、人文精神及美学观,并在形而上和实践体系中加以再释与重构,最终将其转换为现代性的价值坐标与语言风格。

  根据上海中华艺术宫殿堂式展览空间的特点,即将开幕的周韶华艺术大展采用了比通常展览略微复杂一些的结构。它包括四个部分:1.在25 、26、 27号展厅展示的《梦溯仰韶》、《荆楚狂歇》、《汉唐雄风》、《江山多娇》四个系列,构成展览的主体部分。2.在回廊的展示空间中,以“军旅生涯”、“艺术苦旅”、“新潮激荡”、“风云再起”、“在新世纪”为叙事主脉,铺陈展览的文献部分。3.邀请著名艺术史家、批评家、策展人,以周韶华的艺术观与绘画实践为题,向公众开设八个系列讲座。4.再邀30余名国内外专家,研讨并撰写周韶华艺术的评论集。我们的想法是,这个展览的叙事逻辑既是横向弥散的,又是纵向延伸的。横向部分以四个系列作品的并置着力表达周韶华多年来持之以恒的观念:“在六十多年的艺术生涯中,我的‘艺术现场’是现实生活,是与祖国的山川和无尽的宇宙的神交、感应与对话,是这个‘场’恩赐予我以大美灵感;另一方面是同传统文化对话,是五千年的文明赋予我以智慧,真可以说是得天之道、人文之助,饱览天地大观,才开辟了水墨画发展的全新的艺术主题与艺术符号,因此探索到全新的中国画艺术语言。正是这些要素构成了我的艺术生命”;纵向部分则以编年史的方式梳理了周韶华的艺术人生。我们希望前后两者相互映照,相互生发,形成公众有效的观看逻辑。我们将这次展览的理由归纳为:在国家高速成长所带来的全新时代背景中重读和再估周韶华艺术的历史性贡献,探索周韶华艺术在当下语境中所产生的新的意义维度。

  本次展览所选的四个系列的200余幅作品,多为周韶华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它们首尾相贯,前后呼应,清晰地勾勒出周韶华三十多年来的创作脉络,凸显了以“大美”为核心的山水美学追求,集中表现了周韶华建构视觉大格局,开拓山水新时空,探索山水新语言所积累的经验与成果。

  80年代初,周韶华的“大河寻源”一经问世,便掀起了巨大的文化波澜,至今余响不断。那尊凝视黄河的石狮背影,不仅是1980年代中国画变革的标志性形象,也是关于这一时期文化情景的最美好的记忆。30年转瞬即逝,抚今追昔,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华艺术宫举办的“神游东方——周韶华艺术大展”与“大河寻源”一样,将注定成为美术界乃至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大文化事件。同时,正如我们一直所希望的那样,它也将是中国美术在世界文化舞台上扮演关键性角色的开端。(本文为大展总序,本刊有删节。)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民生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13版: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专题
   第B08版:专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专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10版:专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漫画世界
   第B12版:拍卖指南/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神游东方——周韶华艺术大展今天开幕
写生写意写精神
周良的山水画追求
徽派篆刻的巨匠程邃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B03神游东方——周韶华艺术大展今天开幕 2013-09-07 2 2013年09月0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