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认识一个大学生朋友,前两天兴奋地在微信朋友圈里发言:《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回来啦,央视少儿频道11月28日起开播新版本。他说,许多小伙伴都爱看这部动画片。
原以为,关于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和围裙妈妈的美好回忆,专属于80后的童年,没想到还有不少90后。
这一家三口的辐射力不止于此,我家09后也爱看。手捧iPad,盯着不算清晰的画面,如胶似漆,不离不弃。“大手牵小手,走路不怕滑……”是女儿最早学会哼的一段动画旋律。
诞生于1995年的老片,魅力着实不小。此番再度登场,保留原作的温情和风趣之外,换了新颜。比如有一集,围裙妈妈迷上了网购,买回家一大堆东西,父子俩一起帮她出主意,如何物尽其用。
沿用有口皆碑的老人物,加入贴近生活的新故事。说白了,就是炒冷饭,站上巨人的肩膀,走了捷径。
我觉得,这碗冷饭炒得好。国产动画片宝库里许多优质“冷饭”,炒得远远不够——有植物(葫芦兄弟),有动物(黑猫警长、舒克和贝塔),有神人(神笔马良),有凡人(没头脑和不高兴),还有聪明的美须型男阿凡提……
这些经典动画角色,随便派一个,去PK柯南、机器猫或擎天柱、忍者神龟,未必会输;比起略显暴力的灰太狼和光头强,更具优势——相信许多80后家长会有共鸣,乐意陪孩子“老片新看”,讲那过去的故事。
说到炒冷饭,不应只有“了无新意”的贬义解释。只要掌握好火候和技巧,搭配好辅料和作料,一样可以炒得喷香,达到哈林老师歌词里描述的境界:“饭要粒粒分开,还要沾着蛋。”
更何况,身边多位厨房达人一致认为,用冷饭做蛋炒饭,无论口感和卖相,都比热饭强。既然手边有现成的冷饭,何必老想着耗时耗力另煮一锅热饭。
拷贝来的“日本寿司”“美国汉堡”,偶尔调节一下口味可以,当主食吃,容易消化不良;完全原创一道中餐,厨师要花更多心思和创意,食客也需时间适应新口味。
不知有多少人愿意沉下心来,精炒一碗“冷饭”,奉献地道的中华美食,让孩子们大饱口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