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PISA关注的几大素养领域,孩子们的性格和心里状态,是否更值得我们关注?”杨浦区少科站站长胡建民在微信朋友圈中写下了自己的感慨,引起了很多同行热议。
胡建民说,在少科站,有一门名为“创意动漫”的课程很受孩子们欢迎——孩子们自己用相机撷取生活场景,然后自己创作动漫作品。一个四年级男孩对此很有兴趣,每次下课了都不愿意走。一次,老师有事走但怎么“赶”,男孩就是不愿意离开,最后,说出了实话,“老师,你上次下课晚了一些,爸爸就来不及带我去读奥数了……”不久,家长也找到了老师,了解课时情况。
“我只能叮嘱老师,千万要把这个孩子准时‘赶’走,否则我们很担心家长会因为来不及上奥数连少科站也不让他来了。”胡建民告诉记者,男孩的故事,并不仅仅是个例。搞创新活动需要积累,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不少家长在给孩子报了一两个学期后,会觉得孩子“玩过了,够了”,把孩子拉出少科站。
胡建民说,家长的无奈,他非常理解,但是,他呼吁,给孩子留一些“造梦空间”吧!“除了PISA关注的领域,我们还应该关注,学生是否拥有阳光的性格去面对困难,是否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去追逐梦想。那才是和学生终身相伴,并将决定其命运的东西。”
在“世界第一”后,我们如何做得更好,听听老师和校长们对未来教育的畅想:
■ 如果,知识可以变成创意——
市西小学校长蔡骏:我每天做饭的“神速”就来自数学,数学让我学会时间统筹。我们要清楚,数学是数学家的数学,还是普通人的数学?大部分的孩子应该学普通人的数学,那个可以很生活,很好玩。不要让过于高精尖的东西,成为孩子的负担,也让孩子失去自信。
梅陇中学校长毛颖:数学第一和阅读出色,让我们体会到身为教师的成就感。科学素养虽然也是第一,但高端学生比例不及新加坡,提醒我们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所做的努力还不够。PISA有助于我们探索今后学校应当坚持的发展方向。
■ 如果,学生可以“挑战”老师——
齐齐哈尔路第一小学校长陈芳:PISA测评结果告诉我们,上海的孩子很聪明,信息量大,他们正在对老师发出“挑战”。我们的课堂和作业设计都应该更加开放,让学生有机会将既有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另一方面,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校长还是老师,能否把前进的脚步放慢一点,评价的周期放长一些,不要把各个层面的压力,最终转嫁到孩子身上。
普陀区教育局副局长周飞:今天的时代,处理信息、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越来越关键。然而当前的主流学校教育仍以知识传授为核心,视守时、讲规则、专心和安静为最高价值,如何变革班级授课制下的教与学、如何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值得我们反思。
宝山海滨二中校长徐谊:理科的思想不是教会的,学校要用课程的丰富性以满足不同学习需求,创造以问题解决为主线的课堂,以此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升思维品质。 本报记者 陆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