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间与成绩显正相关
问:从全球看,各国似乎都比较关心学习时间和学业成绩的关系问题?
答:社会都比较关心这个问题,学习时间可细分为授课时间、作业及其他学习时间。经过比较,上海的授课时间并不比其他国家多,处于10位左右;课外及其他学习时间则比较长。施莱歇尔在解读时指出,有效合理地利用好学习时间,就会获得较好的学业成绩,没有一个学生不做作业就获得好成绩。当然,学习时间是因国家的不同而异的,报告显示韩国学生的学习时间是新加坡的两倍,但学习成绩却差不多。所以不同的国家之间简单地比较学习时间是没有意义的。
成绩须有一定量作业保障
问:这次PISA成绩上海全球第一,但平均作业时间为每周13.8小时,列首位,这说明了什么?
答:PISA之所以被很多国家所认可,因为它是政策驱动的研究,从 PISA报告中的发现很好地寻找问题加以自省,并且更加科学地作出教育决策。从科学和专业的角度需要说明的是,作业时间长不能简单地下结论就是课业负担重。当我们获得上海学生的平均作业时间为13.8的结论后,PISA中心的研究人员就继续深入分析下去,发现要获得一定水平的学业成绩必须有一定量的作业做保障,但也不是作业时间越长越好,对于上海学生而言,临界点为11小时。在每周作业时间11小时以内,作业时间与学业成绩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而超过11小时,这种正相关就明显减弱。
上海已在自省中采取行动
问:PISA带给我们自信与自省,从自省的角度看还可做些什么努力?
答:2009年PISA首测以来,上海已在自省中采取行动,推出了绿色学业指标评价体系,定期为基础教育质量体检;实施小学快乐活动日,每周腾出半天时间发展个性;形成一系列减负组合拳,基于课程标准教学,并在低年级不留书面回家作业……这些实践也告诉我们,今天可以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实现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的目的,因此,我们到了反思和行动的时候,目标就是《上海教育改革和规划纲要》所提出的核心理念,真正实现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