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0: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12月05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选择“起跑线”
吕 庆
  吕 庆

  有个说法颇为流行——“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这条“起跑线”难道就是“数理化英”吗?

  近日看到一篇《一份家务清单》的文章,让我眼前一亮。文中说,加拿大大多数家庭从孩子两三岁开始,父母就会有意识地让他们帮助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例如,帮助妈妈把叠好的干净衣服放进衣柜、浇花、取报纸、准备宠物饲料;吃饭前把玩具放回箱子里、擦桌椅、摆放好自己的塑料餐具等等;而且随着年龄增加,家务事清单也会不断变动。读罢,不禁为之叫好:让孩子从小学习家政劳动,倒真不失为一条理想的“起跑线”呐!

  理由有四:

  其一,有利于养成孩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习惯和品行,为将来应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和挑战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二,可以让孩子从中领悟对家庭和社会所应承担的责任。古人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其三,孩子通过家政劳动,必然会体验到长辈的辛苦,一粥一饭、一针一线的来之不易,从而学会爱,懂得为爱付出。

  其四,家政劳动,也是孩子学习知识的不错途径。比如,在孩子帮忙整理食材时,他们会了解到这些农作物的知识和营养价值;而在保洁、洗衣等家务劳动中,他们也能学到不少生活的本领。

  如今,许多家长都很重视为孩子选择“起跑线”,在孩子进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时,甚至就业选择、婚姻择偶,都会煞费苦心,生怕孩子在某个环节上被别人甩在“线”下。但家长们是如何选择“起跑线”的呢?毋庸讳言,大多数家长将学龄段的孩子的“起跑线”设定在了“数理化英”的学业上,而对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家庭社会责任感及独立生活能力,却重视不够,这就造成了如今许多孩子高分低能,甚至不会处理人际关系的现状。

  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如果他们人之初的“起跑线”出现偏颇,他们的未来堪忧,国家的未来堪忧啊!人生都有“起跑线”,我们应该为孩子选择怎样的“起跑线”?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走转改年终特别报道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市场之窗
   第A25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A26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A27版:财经新闻
   第A28版:财经新闻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连载
   第A32版:阅读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5版:新民环球
   第B06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7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B08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B09版:新民楼市
   第B1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1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1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3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14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15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16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17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9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1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4版:广告/新民楼市
跳舞的小皮匠
选择“起跑线”
卖棉花糖剪影
“走而铤险”记
汽车拥堵
角鲨烯
行走白水寨
今宵灯谜
新民晚报夜光杯A30选择“起跑线” 2013-12-05 2 2013年12月0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