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春风文艺出版社要出版孙犁的散文,编辑想让我画一些插图,我虽自知画技不精,笔墨不工,但还是硬着头皮承担了下来。因为,孙犁先生是我从小崇拜的作家,孙犁作品是我研读半生的经典,自信还是读懂了先生的心境的。为孙犁先生画插图,我不敢掉以轻心,一是他和我的师生缘,也是我们相交几十年的纪念;二是回报文坛知己和同道的信任和激励,出版社选中我来插图,就是一份相知,一份信任,一份关爱,我当全力以赴,当作一项工程来完成。
我知道孙犁一生不喜怪力乱神,只是布衣芒鞋,农人本色,我把画的风格选了“文人画”“水墨画”来表现,而不用现代手法、工笔细描去制作。我又把画的意境选了以漫画手法求“神似”而不求“形似”。只要画出先生文章的文眼、作品的主题就行了。而不去作精细的描绘,线条求其笨拙,意境求其土气,书法求其稚趣,用传统中国画的“诗书画印”溶为一体,一画一世界,一图一天地,把先生想告诉读者的意思,借图画传递给读者。而人物形象,也都以粗糙的线条表现,以增加乡村韵味。我觉得,插图,也就是文章的一种注释,是作品的一种补充,但现在是读图时代,人们更喜欢从插图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画这些画的时候,正是连雨天,我一个人关在“梨花楼”上又把先生的文章读了一次,我找了许多画册,以从中借鉴形象,寻找灵感,我总感到先生在天上看着我,鼓励我,他的照片就挂在梨花楼上,我画了草图后又改来改去,生怕先生说:“你理解错我的意思了。”我又取出我收藏的老油灯,为插图里添了几个老油灯的画面,在农村长大的人,是最喜欢那种“青灯有味”的意境了。我画的是彩色插图,但因印刷体例要统一,出版社印成了黑白的,黑白的更显凝重,朴实,本色,优雅,我相信老师如健在,是会给我打分为“及格”的。(《杨栋插图孙犁散文经典》(上下),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