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农村残疾人占嘉定残疾人总数的两成,嘉定区全年将投入资金115万元,把农村重残无业生活补助提高三成,与城镇重残无业生活补助持平,均为862元。此外,今年,嘉定区还制订了多项在全市领先的惠残政策,着力提高残疾人生活和就业水平。
春节期间,不少来到嘉定老街观光的市民游客在一座古色古香的两层小楼里,看到了久违的国家级非遗——嘉定竹刻和黄草编织作品,还有装在竹篾里带回家即蒸即食的南翔小笼。这幢春节前刚挂上“阳光工坊”招牌并投入使用的小楼,是嘉定区在原有基础上升级改造而来的残疾人文化创业基地,面积达320平方米,地点就在法华塔对面,而且将成为外宾参观的定点接待点。
过去三年,嘉定阳光工坊已培训学员147人,销售作品25万元,还将培训范围辐射到宝山区残联、上海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等地。2014年,搬进新家的新阳光工坊将委托第三方机构管理,为学员提供培训和居家就业补贴、扶持,帮助残疾人掌握竹刻、草编、南翔小笼和现代手工艺品制作技能,计划至“十二五”期末培训100名残疾人竹刻草编能手,力争涌现出非遗传承人。
嘉定区还在种养殖扶贫基地上增大投入,在全市统一的2万元补贴基础上,增加到10万元,力度居各区县之首。嘉定区今年出台的加强残疾人机构养护工作等政策也颇具亮点。以重残无业残疾人为例,如果住进养护机构,通过叠加种种扶持政策,每月只需自行支付800元,其余900元均由市区财政补贴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