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到旅居美国佐治亚州的弟弟家的频次加密,在第一轮游玩亚特兰大“一线景观”、远足佐治亚州的名岛泰碧岛、名城萨凡纳之后,浩然吴名夫妇为我们安排的旅游项目是“爬山”。每隔几天,他们就熟门熟路地驱车带着我们前往本州多座大山去登攀。
说起来,这些大山都是联邦或州立公园的“领地”,爬山就是美式的“逛公园”。这些公园可并非我们印象中那一方假山假石假水,而几乎就是原生态的山峦、森林、湖泊。美国不仅有逾400个国家公园,还有3300多个地方政府名下的州立公园。佐治亚州的州立公园不算太多,也有64个,人口总数为全美第一的加利福尼亚的州立公园多达278个呢!
由于时间、体力有限,更因为每个公园都大得惊人,再小恐怕也是方圆数十里,所以我们每次都选择一座山,作为“逛公园”的主要内容。而这些山说高也不高,登攀亦非易事,不过由于生态保护得好,仿佛置身于原始的深山老林,充满野趣,让人流连忘返。作为外来客、异邦人,我们的感受或许更为新鲜而独特。
这些公园大多无需按人头买票,而是按每辆小车收费,等同于收停车费,5美元、8美元、10美元的都有。有的公园设收费处,要停车付钱;有的则是自助式,游客下车,到山门前的一个箱子里取出一个信封,放入钞票后,投进箱子,并撕下信封上粘着的纸条,将其挂在车窗上,即可驶入公园。其间无任何人监督、查看,全凭自觉。而且凭着这个小纸条,可全天在本州所有州立公园泊车、游玩。
美国人爱运动爱玩的天性,在公园的山路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只见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成群结队地登山游乐,一大家子或几大家子同行,孩子们随着父母一起爬山,甚至两三岁的洋娃娃也跌跌冲冲,亦步亦趋,格外惹人爱。有上了年纪的夫妇俩手拉着手,一道奋力攀爬。不少人还牵着狗狗来游山,在狭窄的山道上遇见游客,便主动驻足让行。这些本乡本土的游客一看我们这些老外,便会热情地打招呼,好似多年未见的朋友。
公园里,尤其是山路弯弯,曲径通幽处,根本看不到有管理人员,但人性化的照应却无时不在。间隔不远必有指路牌,醒目直观,导向清晰,有些还画着地图,印着旧时此地的景观照片与简史。平坡或转弯处,不时可见木凳、长椅,供登山者小憩。过滤饮水器也会间或出现。特别陡峭、险峻的山道,早已修筑起石板或木制阶梯,竖起危险警示牌。最佳观景处,都围有栅栏、建有平台,却绝无拦下游客强行推销小商品、硬拽着给拍照的“生意人”在游荡。
登山中有一个意外发现,就是美国也有人喜欢留下“到此一游”的印记,而且是刻在山坡上、岩石上!那是在有着世界最大天然裸露花岗岩石的石头山公园里,巨蛋型山体上不见泥土,寸草不生,登山就是踩在光秃秃的岩石上。低头时突然发现在这奇特的山道上,印刻着诸多放大了的“名片”,“写”着英文的人名,再仔细一看,还有日期。显然,这是登山者特地带着铁家伙前来凿的字,看来每个字母都需费劲,在石头上留下印痕。而从日期看,有近些年的,但更多是几十年前,乃至100多年前,甚至19世纪初的,不少字母已经被游客踩得模糊不清了。哈哈,脚底“留名”法,总比在名胜古迹上刻字文明些吧,且兴许真能“流芳百世”呢!
大山上、森林里,压根就没有PM2.5,大可尽情深呼吸,爬山气喘吁吁,却心旷神怡,浑身舒坦。我发现,这些公园还承担着环境生态保护的科学研究和实验的任务。在甜水河公园的游客中心本身就是一个全美乃至全球领先、赢得众多荣誉的绿色生态项目,充分实现了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再开发,比如水的循环利用率高达77%,公共厕所里的便器不用一滴水,却全无异味。在塔卢拉峡谷国家公园的山路上,有段黑黝黝的小道,踩上去会感觉弹性很大,看路旁的文字介绍,方知铺路的新型材料源自600只回收的汽车废旧轮胎……
要是去美利坚自由行,为自己安排一段闲散时光,去公园登山观景,真是一个美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