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5月04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赵熙的戏词
洁尘
  ◆ 洁尘

  说来惭愧,我是四川人,但对川剧一直没有什么太多的兴趣。闺蜜孟蔚红跟我有二十年的交情。早年我们都是文化记者,一个办公室,她跑戏曲,我跑出版,各自分头跑自己的线,写自己的稿,然后经常腻在一起玩,摆电影说八卦,基本上不涉及各自的专线话题,原因是我不太爱看戏,而出版话题根本就没有什么可说的,枯燥。我们两个人,姐妹相称,感情深厚,玩呢,是直到现在还三天两头聚,至于说跑呢,我最后跑回家里专职写作,小孟则跑出了一本她的专业书,不久前,她的《情探——川剧经典剧目访谈记》出版了。

  我看戏不多,川剧尤其看得少,书名里的那部著名的《情探》我就没看过。这是川剧名角陈巧茹的招牌戏。《情探》是经典剧目,之前还有几个名角演绎得很是精彩,但现在演绎得最叫好的是陈巧茹版的《情探》。我看过她的《四川好人》《马前泼水》,都是很棒的戏。前几天在一个活动上遇到陈巧茹,我旁边正好有一个女友跟我一起去看过《马前泼水》,见到台下的陈巧茹,吃了一惊,悄声告诉我,啊,舞台上的她看上去很是娇小秀美,居然个子这么高啊?!我说,是啊,舞台演员就得这样啊,舞台上看上去是缩小了,其实要比一般人更加高挑才行,否则身姿不舒展,形象不好看。跟陈巧茹聊天,她说她马上有一出新戏要演,问要不要去看?她说的那个时间我正好有事外出,只能说遗憾了。

  小孟的这本书相当好看,访谈、典故、资料、现场,穿插剪裁,史料价值和阅读趣味都很好。在书里我才知《情探》剧本出自赵熙之手。

  赵熙这个人太有意思了,四川晚清大才子,辛亥革命义士,为官和从文都声名显赫口碑甚佳。从文士的角度说,赵熙工诗、善书,还有丹青手艺,居然还延伸到了写戏上面,堪称全才。

  看看赵熙的戏词,就在《情探》里,这份才情少人能比呢,“……更阑静,夜色衰,月明如水浸楼台,透出了凄风一派,梨花落,杏花开,梦绕长安十二街,夜间和露立窗台,到晓来辗转书斋外,纸儿、笔儿、墨儿、砚儿,件件般般都似郎君在,泪洒空斋,只落得望穿秋水不见一书来……”。

  虽然我对戏曲的兴趣不大,但平日里还是有所接触,我先生是天津人,京剧迷,经常看戏曲频道里的京剧;成都如果有现场的京剧演出,一般也要去看,我于是跟从而去。我就这么泡了半只脚在京剧里。记得先生说,他虽然更爱京剧,但公正地说,川剧戏词之美,在各个剧种之上。这回通过小孟的书,读了赵熙的戏词片段,就更向往能看上一次《情探》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百姓故事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广告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国际新闻
   第A10版:新闻面对面
   第A11版:读者之声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运动汇
   第A15版:2014·上海市民体育大联赛专刊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金色池塘
   第B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B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B16版:广告
家乡在何处
赵熙的戏词
科罗拉多大峡谷上的玻璃桥
春天记
面食与米食下篇
古派
无题(349)
新民晚报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B06赵熙的戏词 2014-05-04 2 2014年05月04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