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0:阅读/连载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5月20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石的自我审判(1)
刘炎迅 丁尘馨
  ◆ 刘炎迅 丁尘馨

  王石穿着一套深蓝色的西服,白色的衬衫,没有花纹,简简单单。助手拿来几瓶矿泉水,他立即说,换玻璃杯吧,那样更环保一些。他反复要求助手调整他身后落地窗窗帘的开合位置,避免窗外的光太强,干扰他说话。采访中,他试图掌握主动,无论是面对质疑,还是赞美,他都按照自己的逻辑,展开叙述或者反思。 

  王石说,他的自我省思是从2008年开始的。这之前,他是另一个王石。在三年内,他比自己的计划提前完成了攀登七大洲最高峰的计划,2007年万科更是销售业绩大幅翻番,王石享受着名和利皆无比得意的人生境界。2008年两次“失言”,把飘在云端的王石瞬间“归零”,那之后,57年的人生才进入了一个向内思考的阶段。 

  2011年开始的出国游学,为这个内省的视角增加了另一个旁观自己和中国企业的维度。游学3年、一本《大道当然》,仍不足以道尽这几年来他对自己细细的审视。4月12日,在万科的大楼里,王石主动向《中国新闻周刊》提出,“先把他的光环去掉,带有批判性的反思成功人士,对他和企业的自我成长,才更有意义。” 

  遭遇大麻烦

  黄仁宇的那本《万历十五年》,是王石最喜欢的读物之一。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专访的时间里,他不止一次提及此书,颇有感慨。 

  2014年4月12日这天上午,北京东三环,在万科大都市27楼一套暗黑系装修风格的样板间里,王石提及万历往事,唏嘘之余,不过是在铺垫另一个年份。那是2008年,对王石来说,这或许可以称为他的“万历十五年”,一个“最危险的时刻”。 

  这一年,王石和他的万科,已经走过24个年头,一路也有坎坷,但走得总体很顺。也算是见过风浪之人,对自己驾驭风浪的能力,很自信。但王石想不到的是,这一年随后的麻烦,让他差一点翻船,他也开始对自己的“应对能力”和“心理适应力”,重新“审判”。 

  首当其冲的是“捐款门”。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震动全国。刚刚成立的万科企业公民办公室紧急向灾区捐款200万元人民币。晚上9点36分,王石在自己的博客上回答网友提问。5月14日,有网友跑到王石博客里质疑:“你也太虚伪了,面对这么大的灾难,在各界纷纷解囊的情况下,仍一毛不拔,还谈什么社会责任?”在众多网友看来,万科此前捐出去的200万,对于这家首屈一指的房地产大佬级企业而言,依旧被视为“一毛不拔”。王石立即回复:“不放高音喇叭也可以做慈善。” 

  5月15日凌晨,王石熬夜回复:“不少帖子列出捐款超过1000万的企业名单,呼吁万科再多捐点,”“但作为董事长,我认为万科捐出的200万是合适的,这是董事会授权管理层的最大单项捐款数额。即使授权大过这个金额,我仍认为200万是个合适的数额。”他还说,万科内部还规定,每次募捐,普通员工的捐款以10元为限。王石显然误判了当时的局势,一天之内,“王石成了十恶不赦的吝啬小人”,“虽然登上珠峰,但是你的高度还没有坟头高”,作为一个资深网民,王石这时感到,这是“万科史上最大一次舆论危机”。 

  网民攻击名人,我已经很熟悉了,比方说余秋雨啊,比如其他人,其他人或许说我不上网了,但我觉得这个态度是不对的。不能封闭自己。(富人,很容易成为仇富者的反击对象,)这个我是有思想准备的,关键是你反什么东西……当时有人恨不得把你打死,这个就已经不是语言暴力了,你可以感觉到。而且当时关于捐款的问题有人已经开始围攻一些跨国公司、实体的(公司),已经有实际的暴力了。真正让我感到沮丧的,是对我捐款的帖子铺天盖地的谩骂。因为这里主要是80后,这让我非常非常沮丧。其中最典型的一句就是:你虽然登上了珠峰,但你登上的是物理高度,你的道德高度还没有坟头高——这是年轻人说的啊。 

  王石2008年的危险时刻,除了“捐款门”,还交织着“拐点论”引发的麻烦震荡,这个麻烦,从2007年底就开始发酵了。 

  200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十周年,正是从那十年前,时任总理朱镕基大刀阔斧全面启动了中国商品房住宅市场,作为刺激国内投资消费的主要手段。这之后经历了互联网泡沫破裂、美国经济衰退、“非典”等事件,这些不利因素,都没有阻挡中国住宅市场的迅猛发展。房价也一路疯长。万科也在疯狂生长,这一年,根据万科公开的年报,“公司去年全年销售面积合计613.7万平方米,销售金额合计523.6亿元。”相比三年前,翻了5.7倍。这看起来是王石最好的年份。此时,时任战略和投资管理部总经理的刘荣先,经过市场调研,交给王石一组数据:“深圳、上海、北京、成都、武汉等大城市都出现了市场开始下行的明显信号,成交量环比下滑20%-30%……结论:全局式市场调整不可避免。”12月,王石对外宣布,万科不拿“地王”,管理层也调整了开工计划:全集团将2008年的计划开工调低近20%,不久,再次压低23%,同时,万科开始调价,最开始的一个楼盘,是广州万科金色康苑项目,每平米均价比周边楼盘低3000-4000元。 

  4天后,王石参加清华大学“中英低收入人群住房解决方案比较研究的活动”,有记者问:“楼市拐点是否出现了?”王石说:“我认可你关于‘拐点论’的说法。”此言一出,触动很多人的蛋糕,一时舆论哗然。地产圈内的反弹最明显,很多开发商大骂王石“胡说八道”。另一层压力,来自各地政府。2008年5月,某城市召集开发商开会,没有请万科。王石知道,会议的内容不过8个字可以概括:不许降价,远离万科。同时,在几个重点城市,政府派出调查组,进驻万科查税、查账。在杭州,因为降价,已经买了万科房子的业主,冲砸售楼处。

  “拐点论”一出,我已经感觉到公司的生存危机了。我们是房地产开发商,一讲到降价,在一些比较有影响力的城市已经开始有人在砸万科的售楼处了,我们感觉到要出事,就通知了有关部门,有关部门派了特警去,但特警站在旁边袖手旁观……

  包括同行,同行也都不喜欢降价,可万科降价了,要么你要降你就悄悄降吧,你还说我,作为大哥你怎么把我们抛弃了你跑了。很多的同行中非常要好的朋友、大家非常熟悉的朋友,在公开场合已经是公开指责,说万科怎么样、万科怎么样、万科怎么样。这件事让我感到非常意外。万科一直是行业里的领跑者,一直属于各个方面都是走在前面的,可你这时候非常不被认可了,还有一种无形的被孤立。这是我从来没感到过的,孤立、无助……但是这个还不让我觉得沮丧。那一年,南京市政府又给万科开了四千万罚款单,为什么,因为降价,理由是你降价是为了垄断。

  这就是那一年,你原来自认为在社会上的位置,你公司的位置,整个荡然无存。那年之前,我很自信,公司过了500亿,爬山完成了七大洲。但是到了那年底,就是重新审视,就觉得这个情绪是到了非常戏剧性的(时刻)。我非常明确抱着准备辞职的心态。当然,我很清楚,一旦辞职,我的社会位置也是非常岌岌可危。 

  什么事儿都是带有偶然性的,你的社会地位也是如此。2011年1月,王石入学哈佛。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特别报道
   第A05版: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特别报道
   第A06版: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特别报道
   第A07版:专版
   第A08版: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特别报道
   第A09版: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特别报道
   第A10版: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特别报道
   第A11版:评论·随笔
   第A12版:2014中俄海上联合军演特别报道
   第A13版:2014中俄海上联合军演特别报道
   第A14版:上海新闻
   第A15版:上海新闻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中国新闻
   第A18版:新民资讯
   第A19版:社会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国际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化新闻·评论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体育新闻
   第A28版:体育新闻
   第A29版:财经新闻
   第A30版:新民俱乐部
   第A31版:阳光天地
   第A32版:专版
   第A33版:长三角
   第A34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35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36版:广告
   第A37版:新民健康/专版
   第A38版:夜光杯
   第A39版:夜光杯
   第A4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别处风景/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旅游资讯
   第B21版:旅游资讯
   第B22版:旅游资讯
   第B23版:旅游资讯
   第B24版:广告
王石的自我审判(1)
管理自己的健康
民国吃家
新民晚报阅读/连载A40王石的自我审判(1) 2014-05-20 2 2014年05月2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