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阅读/连载
     
本版列表新闻
~~~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 上海市档案局(馆) 主编
~~~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 上海市档案局(馆) 主编
~~~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 上海市档案局(馆) 主编
     
2014年06月30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共产党诞生地的红色记忆(1)
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 上海市档案局(馆) 主编
盛巽昌
如果党也有籍贯的话,中国共产党的籍贯便是上海。兴业路上的那座青砖白缝的石库门房子,便是她的诞生地。从1921年至1949年,中国共产党共举行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三次在上海。二十八年间,中央领导机关有三分之一以上时间设在上海。党的众多领导人都曾在这里工作和生活。《日出东方——中国共产党诞生地的红色记忆》以故事手法,生动展现从中国共产党创建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时间跨度里党在上海留下的足迹。书中吸收了不少党史研究的新成果和新发现,史料丰富,视野开阔。
  陈独秀和中国共产党发起组

  1920年,陈独秀在上海建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和上海共产党发起组,为深入到工人中去,先后创办了《共产党》《劳动者》和《伙友》等刊物,帮助创立上海机器工会,并联络北京等地的共产党早期组织,为筹建中国共产党而努力。

  ■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1920年春,被北洋军阀政府逮捕的陈独秀,虽已释放,仍受到当局布置的军警严密监视,并随时有受到再逮捕的威胁,朋友们为他安全着想,劝他暂且离开北京到上海去。上海也是陈独秀等创办的《新青年》所在地。陈独秀同意了。因为陈独秀说的是安徽话,于路上不便应付,北京大学同事李大钊自告奋勇护送他赴天津。陈独秀便由天津乘轮船赴上海。

  一连几天,为了躲避北洋军阀的侦骑追赶,两人乘着骡车,日行夜宿,倒也有便畅心交谈。他们也谈了在中国建立共产党事宜。李大钊对陈独秀说:“我着手在北京做建党准备,你在上海做建党的准备。”这句话,后来就被说成是: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 筹建了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

  陈独秀到上海,就努力办《新青年》,把《新青年》办到工人中去。他把5月1日出版的《新青年》(第7卷6号),编定为《劳动节纪念号》特刊,篇幅比过去《新青年》增加两倍,有400页,还特约了孙中山、蔡元培题词,以及刊登33幅工人劳动的照片。也就在那月,陈独秀和李达、李汉俊、陈望道、邵力子、沈雁冰等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那年,邵力子38岁,沈雁冰24岁,李达、李汉俊和陈望道都是30岁。陈独秀已是41岁了,是老大哥,知识渊博,经历丰富,颇有威望。

  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是建立共产党的起步。陈独秀在渔阳里2号(今南昌路100弄2号)住宅积极与同僚筹建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当时,他已和来自北京的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吴廷康)和杨明斋多次交谈建党事宜。陈独秀也曾与来上海的北京大学学生张国焘介绍上海建党工作。他说:组织中国共产党的意向,已和上海的李汉俊、李达、陈望道、沈定一、戴季陶、邵力子、施存统等人说过,他们都一致表示赞成。在张国焘回北京前夕,陈独秀要他传达:你回北京以后,和守常(李大钊)、申府(张申府)尽快把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起来。

  ■ 就叫共产党,旗帜鲜明

  6月中旬,陈独秀与俞秀松、李汉俊、陈公培等人商议,要筹建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陈独秀并当选为书记,会议起草了党纲十余条,提出“用劳农专政和生产合作为革命手段”。8月的一天,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在渔阳里2号(今南昌路100弄2号)宣布成立,一致推选陈独秀为书记,并决定以他的名义函约全国各地以至海外中国留学生中的中国共产主义者,请他们在当地组成党的早期组织。

  经陈独秀相约,同年9月,由李大钊召集在北京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在湖南由毛泽东召集组织,在武汉派出刘伯垂与包惠僧商议,由董必武等组织,在山东通过发行《新青年》的王东平,约常去购买《新青年》的王尽美、邓恩铭召集组织,等等。

  陈独秀的上海发起组起到了总联络作用,它无形中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总部,并为后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成立大会做好了思想和组织准备。

  开始,建立组织的名称叫什么呢?当时欧洲很多国家的工人政党多有叫“社会党”,也有叫“共产党”的。陈独秀为此致函北京的李大钊、张申府,询问叫“社会党”还是“共产党”。李大钊等经商量后明确回答:“就叫共产党,这也是第三国际(共产国际)的意思。”陈独秀接到回信后,非常赞同。他说:“就叫共产党,旗帜鲜明,中国要走俄国革命道路。”

  ■ 理想是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

  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宣言》。《中国共产党宣言》规定了共产主义者的理想是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消灭阶级。为了教育工人,发动工人,上海发起组成立后就非常重视做工人工作。8月15日,陈独秀与李汉俊创办了《劳动界》周刊,10月创办了《伙友》周刊,11月又创办了《共产党》月刊。陈独秀以身作则,先后发表了20篇关于工人的文章,大力宣传工人的重要社会地位以及剩余价值学说,揭露资本家剥削的秘密,无情揭露招牌工会,号召工人组织自己的工会。

  《劳动界》受到工人的欢迎。有工人来信诉说:“现在有了你们所刊行的《劳动界》,我们苦恼的工人,有话可以讲了,有冤可以伸了,做我们工人的喉舌,救我们工人的明星呵!”上海发起组还为工人开办了半日学校。

  ■ 与孙中山同台祝贺和赞扬机器工会

  同年10月3日,上海发起组在渔阳里6号(今淮海中路567弄6号)外国语学社,就组织上海机器工会召开发起会。

  上海机器工会是江南造船厂钳工李中受上海发起组委托所组织的。前来参加的有各厂代表80人,陈独秀、李汉俊和杨明斋等都被接纳为名誉会员。陈独秀还被推举为工会经募处主任。

  陈独秀在会上发表了演说。他指出:矿工、铁道工、机器工会是现在世界上三个很有势力的团体。如果能“彻底联络”,力量就会强大,那么“社会上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它的支配,就是政府也不得不受其支配”。

  会议经过热烈讨论,通过了《机器工会简章》。翌日,上海《国民日报》还作了全文刊登。

  它也受到了孙中山的赞赏和支持。

  11月21日,由李中主持,上海机器工会在白克路(凤阳路)上海公学礼堂召开成立大会,来自各厂的工人代表1000人济济一堂,应邀参加的有陈独秀、杨明斋,还有孙中山、胡汉民、戴季陶。陈独秀和即将赴广州的孙中山都发表了演讲。

  陈独秀说:“工人团体须完全由工人组织,万勿容资本家厕身其间,不然仅一资本家式的假工会而已。”他还对机器工会寄以希望,说:“我希望这个工会到了明年的今天,就是几千或几万的会员,建设一个大力量的工会。”

  孙中山慷慨陈词,作了长达两小时的演说,详述了机器与资本势力的关系。他说:“我人欲贯彻民主主义,非在官僚中夺回民权不可,否则我国徒拥一专制度相之民主国耳。”

  陈独秀和孙中山的同台演讲,异口同声祝贺和赞扬机器工会,也为日后的国共第一次合作奠定了基础。(盛巽昌)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新民资讯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长三角
   第A12版:综合新闻/长三角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8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9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0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1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2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3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4版:家装专版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医苑/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B0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7版:专版
   第B08版:专版
中国共产党诞生地的红色记忆(1)
罗斯福和他的特使们
宁波商人
新民晚报阅读/连载A15中国共产党诞生地的红色记忆(1) 2014-06-30 2 2014年06月3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