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西方人的思路
默涵向两位前辈汇报这次出去的经过。默涵这次沿着长江向西推销,一路上他一个码头一个码头走访。他很快发现一个现象,但凡长江边上大点的城市,东洋人都已经涉足。于是他离开长江边,到安徽淮北内地推销,想不到那里销路极好。开始,他直接找店家,但是他很快发现这样一家一家走,点铺得很多,数目却不大,按照这样走下去,他的精力实在有限。后来他每到一个地方,就找一家规模大,有信誉的商家,让他们承担该地方自来火总经销。这一招真好,一些商家见上海厂家上门请他们担任总销售,自然高兴。于是默涵与他们签订合同的时候,提出要支付少量定金,这才有了这1000多两银票。
天敏说默涵啊,侬这种推销手段用的是西方人的思路,现在欧洲盛行的网点销售法就是这样的,这种办法,侬是咋想到的。默涵羞赧笑笑:天敏叔说得对,我就是在一本西洋人的书上看到的,试一试还有用场。天敏说:好啊,咱默涵能够把别人的东西为我所用,真是后生可畏啊。天敏告诉默涵,其实这种推销法还可以做得更好,你可以在相对较集中的道府州所在城里设立总经销,而后,在下面县城设立二级经销点,再发送到各个销售点,形成三级销售网。默涵说这个办法好,我要好好设计一下,下次出去试试。
见默涵事情做得这么出色,承德心里实在喜欢,他觉得自己没有看错人,默涵到上海才几个月,已经为自己的事业立下汗马功劳,这个后生做事认真仔细,又有头脑,以后可以承担大任。天敏也看出默涵是个可造之材,但是还需要加强学习,多看一些国外的书。天敏问默涵英语咋样,默涵说,可以看一些简单的文字。天敏说那不行,侬要学好英语,能够直接读外国人的书。他建议默涵参加英语补习夜学堂,把英语补上去。“假使侬肯学,有空我也可以教教侬。”天敏诚恳说。默涵大喜,表示一定不辜负前辈期望,把英语学好。
承德决定给默涵重奖,他与天敏商量,给默涵100大洋奖励。不料,默涵无论如何不肯收这笔钱,他说德叔您把我带到上海来已经帮我大忙了,而且您给我开支5块大洋的月资已经很高了,做这桩事体本来就是我的分内事,您再这样奖励我实在受不起。
承德和天敏再三劝说,默涵就是不肯收。承德实在感动,于是马上吩咐账房,这100块大洋现在先存在账房里,从上个月起,默涵月薪升到20大洋。职务也由跑街升任为襄理,协助天敏总揽火柴厂销售业务。
拿着一大叠订单,承德感触万分,如果早些想到这个思路,他现在就不会那么被动了。现在,离还贷款的时间还有不到4个月,就是赶紧努力,到时候也凑不够还款数目。他与天敏商量,天敏说,我已经仔细测算了,假使一切都顺利,我估计缺口也就是三四万两,我觉得还有潜力可以挖掘,从现在起,工厂一天都不停产,给工人多加些薪金,这么一算,或许又可以增加上万银两。剩下近两万银两,阿拉可以再想想办法,实在不行的话,侬把几家五金号抵押出去,估计可以借贷五千两,我这里也有些银两,可以拿出五千两,这样算来,阿拉最终缺口才一万两,想想办法,我觉得有希望。听天敏这么一算,承德觉得申甬火柴厂有救了。他默默在心里盘算了一下,找约翰借些钱,或许可以有一万两,再不行,还有阿祥那帮沙船朋友,向他们借几千两也许没有问题。承德知道,这几个月,阿祥他们轮船生意不错,每个月有几千元收账。
淑贞决定回乡下去。那天承德在万国码头送淑贞娘俩,看着淑贞和老二建明消失在黑漆漆的船舱口时,他心里涌上一阵内疚。娘儿几个到上海好几个月,他没有好好陪她们玩玩。那段时间,为了应对火柴厂危机,他每天起早贪黑,全身心投入到事情处理上。其实,他心里很想陪同淑贞她们,带她们到城隍庙去玩玩。那天晚上,承德与淑贞商量孩子留不留上海的事,承德说,建刚已经在上海敬业书院插班读书了,他就留在上海。至于那两个小的,还是问问他们愿不愿留。建明说要跟阿姆回到乡下去,建萍却愿意留在上海。现在,建萍已经进入了一家外国人办的幼稚园,她觉得在上海开心,不愿意回乡下。于是,他们三个儿女,两个留上海,老二跟母亲回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