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央档案馆公布的侵华战犯罪行自供,在苏智良的印象中,这些资料此前并非人人能够看到,甚至学者都不容易拿到。据他介绍,这些笔录的原件一直存在中央档案馆,有一部分在书籍上公布过,但是整体公布这是第一次。他说:“我早就听说过这些笔录,也查阅使用过。这45人的档案中,有两件档案这次也选录到慰安妇档案申请世界记忆遗产名录的文件中。”
记者:我国第一次在互联网上公布《日本战犯侵华罪行自供》,你如何评价?
苏:这是中央档案馆第一次集中公布日军战犯自供的档案,过去中央档案馆给人感觉比较高远,一般老百姓不容易走进去。在日本集体自卫权解禁的当下,又在“七七事变”纪念日的前夕,捍卫二战胜利果实,确认日本侵略亚洲的罪行,具有一定的意义。
记者:据铃木启久自供,他强征了超过100名慰安妇。在你的研究中,对他还有哪些了解?
苏:他曾经是一个中将师团长,在侵略中国的战争中是一个血债累累的战犯。在抚顺战犯管理所,经过长期的反思,其间他也看到和了解到中国在战争中受害者的情况,让他感悟,交代了自己的罪行。其中就有他派遣部下强征100名慰安妇,把中国慰安妇作为性奴超过100人,是战争中侵犯人权非常大的罪行。通过铃木启久自己的交代可以看到,战争中日军的暴行是很惊人的。
根据目前已知的资料,共有40万以上的慰安妇成为日军性奴役受害者。其中一半是中国妇女,从黑龙江到海南岛,凡是有日军的地方,日军都会建一个慰安所,这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
记者:这些战犯的罪行披露,对于国际社会认识日军罪行有何作用?
苏:“七七事变”前夕,为了制止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敦促日本彻底反思承认过去的战争罪行,针对日本国会7月1日通过集体自卫权解禁,安倍政府目的是修宪让日本成为一个能够战争的国家,这是很危险的,我们看到,这届日本政府对于过去的侵略战争没有反省,甚至还要美化。如果纵容他们走上军事扩张的道路,对于亚洲曾经被侵略的国家,是必须要警惕的。我们公布这些战犯的自供,也是希望引起世界舆论的关注,对日本一直不认罪引起高度重视。
记者:对中日两国民众对于历史的认识有何作用?
苏:这些罪行对于中国人来说记忆犹新,在长三角地区,每一个有老人的家庭,都有一本血债史。
对于日本人来说,今天日本的年轻人甚至中年人,对于侵华战争的记忆是很淡漠的,他们大多记得原子弹爆炸,好像日本是受害者一样。和平年代的日本国民想不通,他们认为当时的日本人彬彬有礼,怎么可能做出各种残暴的事情。但确实他们当时的军人就是做了这样的事。
日本社会,对于战争缺乏反思。如果他们能看到我们披露的这些自供,他们对于战争的事实,战争的细节,战争如何把人变成鬼,会有更清醒的认识。
本报记者 程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