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3: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7月07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乌鸫的故事
徐和德 朱建国
  徐和德文 朱建国摄影

  大宁灵石公园的爱鸟人士朱先生传给我一张他拍摄的关于“爱”的摄影作品,画面上一只老乌鸫在杨柳树上喂养雏鸟。那小鸟的羽翼已基本丰满,老鸟口衔一只胡蜂,镇静地等待小鸟引颈抢食。很显然这是老鸟在引导小鸟逐步脱离鸟巢,看着老乌鸫不慌不忙的模样,不免令人想起“教子有方”的成语。

  乌鸫是种很常见的鸟,它在我国各地分布很广,前不久我在新疆乌鲁木齐郊外乃至城市的街头,也曾看见不少乌鸫。乌鸫虽然平常,但有两件事情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是它的叫声格外动听。今年初春时节的一个上午,我在家专心阅读《新民晚报》时,猛然听见窗前传来婉转悦耳的鸟鸣声,开始我以为准是谁家的画眉脱笼飞来此地,可妻子明确地告诉我说那是乌鸫在叫。我仍然不相信,直到自己走到阳台前,亲眼看见是一只乌鸫在不停鸣叫,才猛然想起曾经有人说过“乌鸫是百灵的老师”,看来此说不谬。

  另一件事,就是乌鸫的“胆大妄为”。也是今年初春,有一只乌鸫竟然趁弟弟一家外出旅游的几天时间,迅速地在他家阳台上栽种熏衣草的花盆内筑了一个颇为精致的巢穴,然后下了几个蛋开始巢孵小鸟。弟弟他们旅游回家才发现这“不速之客”,当然感到欣喜不已。为了不打扰乌鸫孵化小鸟,可苦了心地善良的弟媳,每天去阳台晒收衣服时,她都得先偷偷看几次,要等乌鸫外出觅食时才敢走进阳台。可惜的是,到孵化的最后几天,可能是连日阴雨鸟巢进水的缘故,最后未见雏鸟出巢,难免令人惋惜。

  还好日前又有令人欣慰的消息传来:前几天这乌鸫又飞来了,仍然在原巢穴开始下蛋了,但愿这次在弟弟家的阳台上早日出现“鸟丁兴旺”的热闹场景。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
   第A04版: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
   第A05版: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长三角
   第A15版:长三角/综合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A17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8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9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0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医苑/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B06版:专版
   第B07版:专版
   第B08版:新民俱乐部
惊 心
保姆奇葩肖桃子
有蚊共叮
发展中的“幕课”
一只快乐攀爬的虫子
乌鸫的故事
今宵灯谜
忧郁之美
新民晚报夜光杯A23乌鸫的故事 2014-07-07 2 2014年07月0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