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想,许多许多年后,随着成长,我的孩子米尼渐行渐远,我的怀抱也不再有母子相拥共读的温暖记忆——当年老来临,我把许多事都忘记了,我们共读的所有图书都埋进灵魂和岁月的烟尘里。
可是,我永远不会忘记这本书,不会忘记米尼一个字一个字读着它时,我如何热泪盈眶。
《亲爱的小鱼》,法国绘本大师安德烈·德昂充满童心的佳作,一只猫爱上一条小鱼,当小鱼渐渐长大,猫把它带到海边,让它自由。猫在海边日复一日等着小鱼,它丢出自己唯一的帽子,帽子随波逐流。当看到小鱼带着帽子回来,猫多么开心啊!它决定和小鱼一起去远航,在长着棕榈树的小岛上一起玩耍。猫亲着小鱼,它说:“我知道你也爱我,我让你自由,你却回来了。”
这本绘本,从米尼19个月开始,我天天读给他听。在一个普通的、觉得世事茫茫难以自控的母亲心中,这是一封写给未来孩子的书信。亲爱的米尼,你终究会越长越大,天地之广,任你周游。而我总会在这里,心怀重逢的期待。
那段时间,一个喜欢四处周游的好朋友在我家居留。我们逗米尼和她说“情话”。好似鬼使神差,米尼总捧着她的脸,用略带含糊的童音认真对她讲:“我知道你也爱我,我让你自由,而你却回来了。”大人们引为笑谈。
又隔了一段时间,我得出一趟长差。一天晚上,我和他躺在床上玩对手指的游戏。边玩,边在他的笑声中细细和他讲,接下来妈妈要去哪几个地方,为什么得去这些地方,要离开几天,什么时候回来。他什么也没说,把胖手指缩回去,握紧拳头,提议说:“我们来读书吧。”又补充说:“要读《亲爱的小鱼》。”这时候,我已经把这本绘本当做“过去式”收起来了。他爬下床,怀着执念翻箱倒柜,找到书,摊开,自己一页一页念下去。
是啊,这个晚上之前,我一向怀着“怨妇”情结读这本书,兀自想象着孩子长大后如何抛下我们。但此刻一念之间,我突然意识到,这些完全无法主宰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不可能改变大人们来来去去的决定。他们之所以热爱这本书,是因为在他们小小的、无助的心灵里,把甩尾远去的小鱼当成父母和亲友。
“嗯,妈妈,我会像小猫一样,在白天一直等你,看你会不会游回来。我也会在夜里继续等待,希望早点看见你回来。我知道你也爱我,我让你自由,而你终究会回来的。”两岁稚子大声读着《亲爱的小鱼》时,是想说出这样的话吧。
——谁说他们不理解绘本,不理解分别,不会用一片至诚的心表达爱呢?
一瞬间,我被这本书巨大的魔法击中了。站在冬夜冷冰冰的床沿,热泪盈眶。
之所以说这个故事,其实蕴藏着这几年来我对共读的态度。如果父母真真切切放下道德感、放下谆谆教诲、放下“我孩子读懂几本书”的功利心,把这样一个个一起凝视书本的夜晚,当做灵魂与灵魂携手同游的奇幻之旅——就一定能感受到来自内心深处的奇迹。
是的,我相信,在共读生涯中我们施展的所有魔法,孩子们终究会用最盛大的欢乐、最朴素的爱,给予呼应。
十日谈
亲子共读之美
什么才是给女儿最好的礼物,请看明日本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