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园病渴几经年,久旱求泉竟及泉,辟谷尝参都试过,一丸遇到不妨千。”这首诗是老一辈革命家谢觉哉专门为糖尿病验方“玉泉散”而写的一首诗。“一丸遇到不妨千”一句,不仅表达了谢老内心的喜悦之情,也为“玉泉散”验方做了活广告,从而使许许多多的糖尿病患者通过饮服“玉泉散”而成功地摆脱了病魔。
谢老因工作繁忙,积劳成疾,晚年患上了糖尿病。医生让他经常口含参片以止渴。谢老试行一段时间,病症不见好转。后来,他又按医嘱采取了“饮食疗法”——每餐只食75克主食,试行几个月,病症依然不见消失。饱受糖尿病折磨的谢老非常烦躁。后来,谢老闲来无事翻阅《辞海》时,在“糖尿病”词条中,意外地发现:原来糖尿病就是古代所谓的“消渴病”。谢老“顺藤摸瓜”,发现有一种治疗“消渴病”的良方,是清代民间名医叶天士“发明”的,药方名曰“玉泉散”。谢老于是按照“玉泉散”处方服药百余剂,数年后,糖尿病豁然而愈!这可喜坏了谢老,欣喜之余,他挥笔写下了《喜渴病愈》一诗:“文园病渴几经年,久旱求泉竟及泉,辟谷尝参都试过,一丸遇到不妨千。”谢老还特地为此诗标注了一条说明:“糖尿病旧称消渴病,我病消渴有年,喝水多,小便也多;夜间睡醒,口干欲裂。有时肚子是饱的,但仍要吃,不吃就头昏眼花。西医要我限制吃米麦,每顿只能二两左右,中医要我睡时含参片,可免口渴,但收效都不大。偶于叶天士手集秘方中得一方名玉泉散:白粉葛三钱,天花粉三钱,麦冬三钱,生地三钱,五味子一钱,甘草一钱,糯米三钱(分量是北京医院中医大夫定的)。服之,病若失。谚云:‘吃药一千,遇药一丸。’”
按照中医理论,“玉泉散”一方中,葛根具有止渴生津的功效,是治疗消渴症及热病烦渴的良药;天花粉清热生津;麦冬滋养胃阴而生津,缓解口渴症状;生地黄养阴生津;五味子生津敛汗;甘草调和诸药;糯米补脾养胃、益气补肺。这几种药物和食物均具有消渴功能,组合在一起,遂成治疗糖尿病的独特验方。
《喜渴病愈》一诗传开后,“玉泉散”一方不胫而走,许多愁于无治病灵方的糖尿病患者如获至宝,纷纷试用“玉泉散”验方,结果百试百灵,“玉泉散”于是名扬四海,成为祖国医学中的经典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