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7: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9月06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佳作背后
他与中国画有一种天然的契合之感
吴山明
■ 我与老伴享福了(中国画)汤起康 作
  ◆ 吴山明

  汤起康与我同年考入附中,后又同在中国画系共同窗近十年,是最好的老友之一,是老同学中的老同学。

  少年时起康淳朴又聪慧,其浓浓的农家之子的品格,一直留在我的记忆之中。起康家是一个殷实之家,父亲能干而健实,母亲贤淑而温情。他们因久居江畔,时也会到门前之江上捕鱼捉虾。我是第一回到富阳,山苍水绿,隐见冬梅映现其间,印象极好,我想春江之水,已早在起康年幼时注入了可贵的灵性。在校读书时,起康性格沉静,善思考,出言也往往不凡,很有自己的至见。平时喜读书,研究问题,写得一手好文章与好字,这一切比我们老到多了。进国画系后,起康比我们更像是学中国画的,他与中国画有一种天然的契合之感。当许多同学尚在为素描与造型而努力时,起康似乎较早地进入中国画的状态,时时舞笔弄墨,兴趣远远大于对素描的学习。

  多年前我听说他花多年时间,居然写出不同于历代权威的对“六法”论的新论。此文在同行与老同学中很受关注,我后来也见到文本。起康的论述很有个性,文字也写得漂亮,对传统的长期沿用的说法,从不同的视角有不少新的思考,很有意思。时代已为我们展示了许多与过去很不同的东西,我们必然会用当代理念审视过去,并对传统进行再认识,去进行新的研究、发现、发掘、补充以致丰富对历史的认知,起康的文章中都有这种勇气的体现。

  起康是一位中国人物画家,同时善山水与花鸟、书法,是难得的通才,起康已年过古稀,但却仍保留着一份童心,一种书卷气。我见起康的近作,在笔墨自由的同时,仍十分注重形神的刻画,保留以线性用主的用笔之习惯。敷彩重感觉,但也时亦惯鉴西方的画法。在中国画中,色与墨的自然融合不易,以色盖墨肯定不佳,色多变也易变向水彩味道,色不碍墨似乎是要诀,以墨为主,遂类敷彩,容易体现中国画的趣味。这些年来,我看起康对自己的追求一直在变化之中,但色墨皆丰富,尤其着色很大胆,为表现物象,会突破常规,但仍很悦目。起康喜用渲染之法表现人物结构与细微之变,人物描绘追求自然之态,尤其女性题材,人物秀雅不俗,美而不媚。其山水画落笔爽快而收拾精到,意境不拘一格,随心所欲。起康已是一位进入可以自由挥洒层面的画家了,破程式而出意外之趣已是常态,其中有些精品可谓难得。但在我眼中,起康尽管长居上海,但其所作之人物、山山水水,似乎都保留其对家乡的审美印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要闻·新民观察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动态/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
   第A14版:动态/文娱圈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漫画世界/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拍卖
   第B12版:邮珍赏析/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家装专版
他与中国画有一种天然的契合之感
钤拓印谱的 神手毛庚
演绎新时代绘画的多元发展
源于自然、高于自然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B07他与中国画有一种天然的契合之感 2014-09-06 2 2014年09月0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