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届国民议会328名议员中的289人参加表决,通过了一份27人名单。根据名单,逊尼派人士、现任副总理穆特拉克,什叶派人士阿拉吉,库尔德人、现任外长兹巴里被任命为副总理;前总理贾法里出任外交部长;前副总统迈赫迪出任石油部长;现任副总理沙维斯出任财政部长。
阿巴迪当天没有提名关键的国防部长和内政部长等若干人选,但他表示将在一周内完成以上人选提名。
表决过后,阿巴迪与新内阁成员宣誓就职。之后,会议对三名副总统人选进行表决,现任总理马利基、前议长努杰菲和前总理阿拉维当选副总统。
会议增选哈穆迪为议会第一副议长,以填补阿巴迪就任总理后留下的空缺。
当天议会还对新一届政府工作计划进行表决。阿巴迪表示,新政府将在未来4年致力于实现各派别和解,扩大决策参与面,重建伊拉克军队,建立隶属于政府军的地方武装以打击极端武装,并推动解决与库尔德自治区的争议问题。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所长、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李伟建表示,由于此前伊拉克现任总理马利基拒绝交权、坚持寻求连任导致政治僵局,使得此次伊拉克新内阁的组成引人注目,而从成员名单看,无疑是各方力量平衡的结果。
阿巴迪作为温和派什叶派人士,在新内阁中加大了逊尼派的力量。而同为什叶派的马利基当政时,对逊尼派实行边缘化政策,导致各派别分歧严重,几乎处于无政府状态,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IS)趁机坐大。部分逊尼派士兵与同属逊尼派的ISIS作战时甚至不战而降,不愿为马利基卖命。
李伟建指出,马利基出任副总统显然是一种妥协,虽有面子,并无实权。而国防部长和内政部长等若干人选空缺,显示各派别之间仍然存在分歧,阿巴迪在短时间内无法两全,只能采取特殊时期的特殊应对,先任命主要人选,之后再慢慢补充完整。
李伟建认为,美国打击ISIS需要国际社会支持,需要地区盟国支持,当然更需要伊拉克政府支持。对于伊拉克新内阁的组成,美国当然乐见其成,以便自身退居幕后,让伊拉克政府冲上打击ISIS第一线。
本报记者 丁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