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时令,目前正当道的还是“轻养生”概念。沪上中老年消费者信奉核桃拌芝麻的民间食品补方,用以补肾、健脑、乌发、顺肠。在长春食品店,尽管每袋加工好的核桃拌芝麻叫价百来元,但每天都有人为此早早等开门。店方透露,从选材上看,他们选的是江苏海门芝麻配云南大理核桃,且由进货老法师严格验收确认,必须是当年新货。从工艺上看,进货的生胚芝麻必须筛洗、清洗,烘熟后经头道粉碎,桃仁须去壳去夹、挑拣去杂、烘制去涩,定量包装一条龙下来一共10道工序,才能出售。最后,消费者喜欢亲眼看着当场细磨后装入简易食品袋,并附上写着“补”字的红纸。这样才算是上海人秋冬食补的正经选项。
霜降已过,接下去天气越来越冷,进补该怎么“加码”?为满足消费者的要求,不少沪上老字号都在继承传统上加大力度。淮海路劲松药房不仅强化名老中医坐堂门诊,坚持一人一方,而且采用有地理标志的地道药材;在城隍庙老字号童涵春堂,加工每一料膏方都一丝不苟遵守“七字诀”——浸、煎、榨、化、滤、熬、收。
特约通讯员 杨济诗 孙霞琴 本报记者 胡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