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八门的理财广告铺天盖地,丰厚的收益十分诱人,如何把握操作,对我们老年人来说很重要。
有不少老年朋友,投资理财从众心理强,跟风买股票、购基金,但高高兴兴买入,垂头丧气“割肉”“缩水”。现在的老人一般都有经济收入,但理财还应量力而行。我觉得老人的理财观应是有积累、不从众,少麻烦子女、不当“赚钱机器”,千万不要一天到晚戴着老花镜,死盯电脑,紧张兮兮地看着股票的“红”与“绿”,朝思暮想基金利率升与降,弄得神经紧张、提心吊胆,对健康有百害无一利。
我是工薪阶层的一员,中年时,买了些股票,“蛰伏”多年,耐心等待,退休之际,“该出手时就出手”,换来在自己宅基地上造了幢小别墅的资金。
现在,虽不再炒股,但我给投资理财制订了三分法的规则:稳健理财,储蓄为主,定期一年或两年,并根据实际情况当稳健赢家,保本保息,投入三个月、半年或一年;适当投资,分析形势,打“短、平、快”,看准产品,量力而行,减少大起大落的风险,“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按国家政策法规,办好手续,适当参与民间借贷。老人理财,心理要平衡,这样,吃得有味,睡得安稳。理财,必须稳着点,开心每一天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