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大伯的儿子、儿媳工作忙,但每周六都带女儿回来看望,于是陶大伯、陶大妈每周五就忙乎着张罗周六的饭菜了。上周四晚上,小孙女电话里讲周六要吃荠菜馄饨。陶大妈当即关照老爷子:明朝早上早点去买野荠菜噢,让我早点拣清爽洗净礼拜六早点好包。老爷子嘴上答应,心里想:买斤野荠菜还要一早去?女人见识。
周五一早起床,陶大伯想到老爱人交代的任务,可又挡不住虹口公园边上小商品市场的诱惑。原来,每天早上七点到九点虹口公园甜爱路边都摆满地摊,服装、鞋帽、石头、玉器,什么都有。陶大伯钟爱石头、玉器,三两个石友每天都要在那逛逛聊聊两个小时。一想到地摊上或许有可淘之物,陶大伯毫不迟疑跨上自行车去与石头“相亲”了。
直到地摊上物撤人离,陶大伯想起了买荠菜,猛踩自行车直奔菜场。东找西觅,哪里有野荠菜踪影?一个女摊主告诉他:上海人口味刁,来买荠菜的十个有九个要野荠菜,阿拉早上六点钟出摊,从崇明收来的200斤野荠菜七点多就卖光啦。陶大爷无奈地再跑另一个菜场,没有,再到凉城菜场,还是没有。最后只好买了一斤湿嗒嗒像稻草似的种植荠菜回去,一路上直担心过不了老伴这一关。
还好,回到家发现老伴在看电视,忙堆满笑说:“今朝买的荠菜老清爽,你看电视好了,我三拣二拣就拣好了。”说完自个在厨房忙开了。巧的是陶大妈要看的节目播完了,关掉电视机进厨房帮老爷子忙了。这一进厨房,厨房可炸了锅。“什么?这是什么荠菜?像乱稻草似的。野荠菜一棵是一棵,深青色的,粗粗壮壮的,老头子,你会不会买菜?我晓得了,你肯定一早先去石头市场逛了,逛到九点多再去买菜,哪里还有野荠菜等你去买的?一直跟你讲,野荠菜长在河滩边,田埂旁,阳光足,又没有农药侵袭,所以吃口清香,关照你一早去买,你哪个耳朵在听?”
陶大伯向来火气大,听到如此数落,气得包好买来的荠菜,撂下一句话:这个扔掉,再去买你要的那种。上午十一点冲出家门直兜到下午一点,共兜了江湾镇三个菜场也没兜到一棵野荠菜。倔犟的陶大伯终于悟到:时令佳肴与普通菜蔬要区别对待,家务事不能马虎对待。
星期六一早,陶大伯早上六点即出门买野荠菜。粗粗的,壮壮的,闻起来都香的野荠菜,与肉、蛋、笋等和馅放入馄饨中,那滋味无比鲜美。看着小孙女吃得狼吞虎咽,陶大伯笑了,陶大妈笑了,全家人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