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将有大事要发生
此时,日本不得不承认自己即将面临的失败。不过,他们没有消极等待,而是积极采取措施。其一,对自己人,他们作出指示:“凡曾虐待俘虏及日军拘禁者的职员,或俘虏对其怀有极恶劣感情的职员,现在可作如下处理,即迅速使其转职到其他单位或隐蔽其行踪。”1945年2月,战俘们深恶痛绝的日本看守“公牛”和桑岛医生从战俘集中营消失了。其二,对待战俘,日本1945年3月11日发布了命令。这个命令说:“在时局日益紧迫,战祸将波及日本满洲等地之时,希望根据附件的要领处理俘虏以免发生错误。”这儿所说的附件要领,是用下列的话开始的:“方针:努力避免将俘虏落入敌方之手。因此,应预先实行将必要的俘虏转移拘禁地址。”
1945年4月29日,奉天战俘集中营迎来了249名新成员,这些美国、英国军官是从日本、朝鲜押过来的。5月21日,320名战俘也从吉林郑家屯转押到这里,其中包括美国军官小乔治·帕克、比勃将军为首的26名英、美、澳的将军们。这下子,战俘集中营拥挤起来,士兵们不得不腾出地方给军官住。在战俘们看来,这些新来的战俘们,一样弱不禁风,一样疲惫不堪。
小乔治·帕克将军曾领导着这群战俘中的一部分,在巴丹半岛进行过英勇的斗争。巴丹一别,音讯全无。三年后,再一次见到这些饱受磨难的官兵们,他百感交集。官兵们也在打量着他们的长官,个子很高的将军有些驼背了,脸色很憔悴,但目光坚定,充满了智慧。
看到这些,战俘们有了自己的想法:其一,日本军队等级森严,对待战俘却没有执行这种等级管理,将军、士兵一视同仁。其二,日本人在有意识地把战俘集中到奉天战俘集中营。
帕克来到这里后,听到许多战俘们默默反抗的故事,由衷地赞道:“这些士兵都是好样的。”回想起自己的经历,帕克将军本人也是历经九死一生。
1942年6月9日,他被押到菲律宾打拉战俘集中营,和乔纳森·温赖特将军等高级将领关在一起。好景不长,一年后的1943年6月5日,他和温赖特将军分开,被押送到台湾白川战俘集中营。在这里,他和其他战俘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夏天,蚊虫叮咬得厉害,许多严重的疟疾爆发了,但患病的战俘根本得不到及时治疗。有的战俘为了活命,偷吃了一点食物,即招来了日本人的毒打。战俘们常常被不明所以地关禁闭,从早上6点一直关到晚上9点。无缘无故地遭受毒打更是常有的事。秋天,他们像奴隶一样,被命令到农场干活。美国军官很坚决地拒绝做任何工作,他们为此付出了代价。就寝前,他们不再被允许躺在床上或者坐在床上休息,不允许到他们房间外参观或闲谈。每天晚上他们都被叫起来,穿上衣服到操场集合,站着等待点名。当他们点完名解散回到房间脱了衣服睡觉后,大约一两个小时又会被叫起来。如此反复。这样还不算完,日本人还命令他们铲除战俘集中营周围的杂草和树木,这可是很有劳动强度的活儿。
帕克挺了过来。他是一个意志坚定,有判断力的军人。他始终不相信,日本人会最终赢得这场战争。如果当年部队的武器和供养跟得上,他的士兵们仗打得照样漂亮。一年后的1944年10月1日,帕克和一批来自英国和荷兰的军官被送到日本。在这里,他又一次与温赖特将军汇合了。当然,这并非他们战俘生涯的终点站。很快,这些人被押送到了一个寒冷而陌生的地方,吉林省四平市郑家屯。两个月后,即1944年12月1日,温赖特将军被押送到西安县(今吉林省东辽县)。半年后,帕克他们则被押到奉天战俘集中营。这批新战俘的到来,带来了一些外面的消息,这多少让消息闭塞的战俘们感到一些胜利的曙光。
到1944年上半年,盟军在各个战场取得了巨大胜利。很快,战俘们敏锐地发现了战俘集中营许多不同于以往的地方。日本人越来越紧张,往返押送战俘上工的日本兵由2个变成了4个。晚上他们开始了沿墙巡逻。工厂里的日本人越来越少。待在营房里,大家议论纷纷,这太不正常了。日本人到底在怕什么?最后大家得出一个结论:将有大事要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