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一审落槌,认定于正构成侵权,判令其侵权剧《宫锁连城》立即停止复制发行传播,于正必须在媒体上刊登致歉声明,五被告连带赔偿原告500万元。
编剧圈内人心大快,《人民日报》官微发评论“以抄发家,哪怕名利双收,实是自设陷阱;以炒博名,纵然举世皆知,也是不良行径”。但依然有于正的粉丝不服,“人红是非多”“就算抄袭也是最成功的抄袭”“哪有什么东西是完全原创的”,这种论调让人想到柯震东的粉丝,“吸毒也能那么帅”“吸毒我也想嫁给你”……法律已经做出判决的情况下依然不辨是非,粉丝们这种盲目的热情让人惊恐。
再说说西安凤城医院的“手术室自拍事件”,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这么些天。
事件第一波,众口一词地批判医生怎么能在手术台上自拍,最终相关部门重罚。第二波,舆论开始呼唤善意——医生在此之前经过连续7个小时的手术,保住了一位40多岁农民工的腿,医生们心情激动,加上要告别这个手术室,所以拍照留念。
医院应有规章制度,医生亦有行业守则,我不清楚具体条款,但想来应当有相关规定——不可以将与手术无关的私人物品比如手机带入无菌的手术室,可不可以在患者仍躺在手术台上时有与手术完全无关的行为比如拍照。这些规定,如果医生违反了,可以依照规章制度处罚,既不是为了安抚公众的情绪过重“量刑”,也不该一味地强调善意无限体谅。
网络的情绪会在用户间传染,缺少理性的情绪,容易导致非理性的舆论。粉丝们对偶像深沉的爱,是一种独特的心理现象,所以他们在面对与偶像有关的事件时,往往失去情绪管理的能力。其他很多社会事件,也会因为不同原因引发公众情绪的爆发,“手术室自拍”引发的口诛笔伐,便与医患矛盾不无关系。公众情绪所引导的舆论,可能使正义得到伸张,也可能过激,偏了方向。理智的做法,是尊重法律,尊重行业守则,而不是让情绪绑架了我们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