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2014年12月26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新语
关于苹果的那些事
关 尹
  关 尹

  有一个段子说,苹果才是水果界真正的老大。为何?它居然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一个诱惑了夏娃,一个砸醒了牛顿,一个变成了手机,一个主宰了广场舞。如今又有了新佐证——忽如一夜春风来,今年的圣诞平安夜,年轻人中流行送苹果了。

  两天前,我就收到了朋友给的这样一个礼物。精美的包装让人无限遐想,外壳上赫然三个大字:平安果。打开一看,只是一个苹果。

  原来,“平”“苹”谐音,这洋节竟然与中国汉语文化结合在了一起,以至于“情人节送玫瑰,平安夜送苹果”成了潮流。市场上,苹果的价格也随着平安夜的到来一路上涨,两个苹果比一斤猪肉还贵。

  苹果变成了“平安果”,这事要反馈到西方人那里去,恐怕老外也会弄得一头雾水,搞不清楚平安夜与苹果怎么会扯上关系。实际上,这只是我们自己生造出来的一个噱头,或者说,是商家促销盈利包装出来的一朵奇葩。

  当然,过节送什么是自由,但碰到类似平安夜这样的洋节,很多人乐此不疲、花样百出,却能折射出一个老话题:现如今,在年轻人当中,西方节日的重要性和受欢迎程度大大超过中国的传统节日。很多人不知道端午节、重阳节是哪一天,情人节、愚人节、万圣节、圣诞节却一个都不错过,将其变成各种各样的集体狂欢。

  更可悲的是,无论何种洋节,某些国人总是把它笼统地变成两个内容,一是吃饭节,这算“饮食文化”;二是偷情节,这算“男女文化”。于是乎,一到那些日子,如何泡妞、如何开房、如何送礼之类的“技巧攻略”,以及各种“我是流氓我怕谁”的段子、各种荒唐恶搞的支招就频现网络,搞得国人荷尔蒙躁动,肾上腺激活,贞节观失守。

  青年人对节日的选择,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一个民族未来一段时间对文化的认同。一个苹果一株圣诞树带来文化的冲击,不应被我们忽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演出
   第A18版:文化新闻
   第A19版:文化新闻
   第A20版:文化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家装之窗
   第A25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财经新闻
   第A28版:申城社区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理念分享
   第B04版:股市大势/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公司探营/金市汇市
   第B06版:财经回顾/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财经回顾
   第B08版:财经回顾/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财经回顾/陆家嘴金融城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城里城外
   第B12版:海归心声/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彩票世界
   第B14版:金融天地/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16版:广告
   第C01版:新尚
   第C02版:人物
   第C03版:妆容
   第C04版:名表
   第C05版:名表
   第C06版:名表
   第C07版:秀场
   第C08版:珠宝
水中抗生素的危害亟需重视
情绪绑架
关于苹果的那些事
垃圾分类不能仅有垃圾袋
年年讨薪年年欠?
语文课和法制教育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2关于苹果的那些事 2014-12-26 2 2014年12月2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