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1月17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要错过
民众智慧
陈守文
  ◆ 陈守文(本刊特约评论员)

  “设计无所不在”如今几乎人人都知道,北京国际设计周策划人曾辉称,从建筑到工业、环境、服装、视觉传达到手工工艺品,设计涵盖了所有生产和生活的领域。但笔者观察,中国当今很多人对设计的认识仍然模糊,许多产品最终都输在设计上,特别是没有将设计贯穿到民生的各个环节。比如,在过街天桥上放置风景和趣味盆栽,让人不再望而生畏?加强城市设计,使我们的城市不再为上下地铁而纠结,汽车不再乱停乱靠。这些关乎民生的设计,艺术都大有用武之地。

  再者,民众完全可以参与设计。千万不要迷信所谓的大师、专家,没有谁做得到如自来水管一般,一拧就能涌出设计灵感的;民众的创造力也不容小觑,正应了那句“高手在民间”。最近,上海的社区创意金点子大赛就涌现出了许多精彩的设计:用废弃可乐瓶做成了立体花园墙,原本大家都不愿意走的墙根,现在常常有人在此早锻炼了;废弃电路板做成了能动会跑的机器人,还有输液报警器……民众从看客开始往设计者转变了。

  遗憾的是,仍有一些中国创意人只愿意模仿跟风,而民众还在围观,所以设计创意仍止步在机构和园区里,最后的成果出现在展会和创意商店里,普通商场和社区里难觅其踪迹。

  德国柏林斯图加特广场从规划编制之前就邀请市民参与并发表意见,各种意见汇集起来,经过审评,有的最后就变成了实施方案;在美国的街头,就经常看到造型如香蕉、鲸鱼状的DIY汽车,撇开“是否合法上路”这条,这些都是民众创意的冰山一角。当经济和社会进入成熟期时,只有在意识到自身的文化长处,并用艺术感充盈的设计表现出来时,人类才能生成与成熟文化相称的典雅气质,才会有从容而淡定的幸福感。

  所以,我们设计师们别再抱怨设计的价值被低估了,回头想想,你是否努力地引导大家、启发大家,让民众参与到设计中来过?民众的设计也许不够专业,但一定与生活有关,正如台湾的“伴手礼”那样,生活的品位、审美的品位从凤梨酥、牛轧糖、台湾阿里山茶叶、金门高粱酒这些普普通通的日常物品上绽放出来,设计的魅力弥漫开来。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新民观察·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专版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国际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动态/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专稿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邮珍赏析/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拍卖俱乐部
   第B12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家装专版
设计“大咖” 领头跑 老百姓 何时跟上?
不要错过 民众智慧
民间设计高手:有才未必要出名
新民晚报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B02不要错过
民众智慧
2015-01-17 2 2015年01月1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