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村干部真开心呀,看你们日子过得多潇洒,吃吃白相相,有时候要来办点事情人也找不到,就算坐在办公室看看你们也没什么事做,吹着空调,看看报纸就能拿工资,老百姓么苦透苦透……”这是一位村里大妈在我刚进村时和村干部们说的一句话,说的时候并没有怨气,稍许带着玩笑的意味。支部书记王国飞同志尴尬地笑了笑,想要解释,却又欲言又止。
第二天书记便召开了两委班子扩大会议,在会上,书记问大家,“这不是第一次有村民在这说这样的话,你们都说说这是为什么?”
“老百姓不知道么胡说八道,你放在心上干嘛?”有同志回应道。
书记看了看这位同志,又问,“你觉得她说得对么?那你说说村民不知道的是什么?为什么不知道?他们说我们在办公室不做事情就能拿工资,村里的钱被我们吃光玩光,你们听了是什么感觉?”
全场的人面面相觑,无人作答。
见大家不说话,书记接着问道,“你们觉得自己平时工作忙吗?”
“忙哦,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到最后活都到村里,怎么会不忙?”下面传来同志们的一片抱怨声。
“嗯,我也知道村里事务确实多,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我们做这么多事情为什么村民还是觉得我们很闲?我们外面基本没有应酬,为什么老百姓感觉我们吃光用光?问题在哪?大家好好想想!散会!”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在王书记亲自主持下,村党支部围绕如何增进与村民的沟通,增加事务的公开透明度,增强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制定了一系列具体工作方案,并安排大家深入百姓之中了解村民诉求。
王书记和我分在一个组负责我村一队二队的村民诉求排摸。下去召开村民小组会议的时候,村民的第一反应是不理解,想着是不是又要走什么形式主义的东西了,甚至有村民在会前说:“书记,今天开会发多少钱?”书记与我相视一笑,笑着回答他:“今天我们开会不发钱。今天的会是来听听大家有什么诉求,大家对我们村里的村干部有什么要求,好让我们能更好地为大家服务,因为你们是洪东村的主人。”
“哦哟,有点不习惯的么,我们变成主人了啊,那村里我们来做主了咯。”
“不是变成,你们本来就是洪东村的主人。”书记笑着回应道。
“那我先来说,我们村现在账上到底有多少钱呀,去年一年村里开支了多少?你们干部饭店里吃掉多少?”有村民自告奋勇提问起来,其他村民跟着就笑了。
“这样就对了,我们需要的就是大家的监督与参与,只要你们问,我都回答你们,只要你们合理的诉求,我尽量满足大家,有什么今天没想到的问题随时欢迎来村委会。”
那天的会气氛很热烈也很和谐,大家聊了工作,聊了家长里短,聊了村民关心的问题,聊了很多很多。
回去的路上书记对我说:“村民有时候对村里有意见,很多时候还是因为缺乏必要的沟通,越是不知道就越是有猜疑,当连基本的信任都没有了,我们还怎么为他们服务,工作还怎么开展?当前最重要的还是要让大家互相转变思想观念,村干部不能把自己当干部,我们迫切要做的是提高自己的服务意识,村民有所诉求只要是合法合理的就要尽快尽量满足,要把小事当成大事抓。这些涉及村民利益的点滴小事,恰恰就是影响人心向背、社会稳定的大事。这些事情虽小,但贴着百姓生活,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感受,我们村干部不管,谁管?而村民不能只做自己小家的主人,我们一定要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村内的事务不能只让村民事后监督,事前就要让大家都参与起来,一起负起责来。”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村干部们逐步转变了观念,在日常工作中做到村内事务让村民知晓,让村民做主、让村民监督、让村民参与,努力让村民满意。而村民也逐渐知道了村干部在干什么,干得怎么样,并思考应该和村干部一起做点什么才能让自己的村庄变得更美好。渐渐的,洪东村干群关系融洽了,村委会的公信力也得到极大提高。
这正是:作风转变惠百姓,干群融洽造和谐。
十日谈
基层日志连连看
平安夜,却是刑警出击的不眠夜。明请看本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