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新视界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2月14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核电30年
范洁
  今年,是中国核工业发展60年,中国核电发展30年,我国核工业突破了原子弹、氢弹和核潜艇,实现了核电自主化、系列化、规模化发展。

  且长凌飞翮,乘春自有期。从方家山百万千瓦级机组并网,到“华龙一号”走出国门,中国核电迎来新的春天。

  潮起秦山

  1985年3月我国大陆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运行、管理的秦山核电站破土开工。1991年12月,秦山核电站成功并网发电,实现中国大陆核电“零”的突破,被誉为“国之光荣”。

  在秦山核电站首次并网成功仅31天后,中国就收到来自海外的订单——出口巴基斯坦30万千瓦核电机组。此后,秦山二期、三期和一期扩建项目先后上马。

  秦山核电基地30年发展,实现中国核电从这里起步、走出一条核电国产化的道路、核电工程管理与国际接轨、从30万千瓦到100万千瓦的自主历史跨越。

  花落海湾

  以秦山为“引擎”,广东大亚湾、江苏田湾、福建福清、浙江三门、海南昌江等核电站相继发展,中国核电地图可谓星罗棋布。

  其中,江苏田湾核电站是我国第一座采用全数字化仪控系统的核电站,在建的浙江三门则拥有全球首台三代核电AP1000。

  去年底,国家能源局曾复函中核集团称:“为推进福清5、6号机组前期工作顺利开展,尽快验证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同意该工程采用融合后的‘华龙一号’技术方案,建设国内示范工程。”据悉,福清5号机组将在今年上半年开工。

  根据最新的核电发展规划,2020年,中国核电在运机组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

  蛟龙出海

  2月4日,中国、阿根廷两国政府签订《关于在阿根廷合作建设压水堆核电站的协议》,标志着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成功走出国门。

  “华龙一号”是中核集团和中国广核集团在我国30余年核电科研、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行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国际三代核电技术先进理念,采用国际最高安全标准研发设计的三代核电机型。

  伴随“华龙一号”出海,中国核电将在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能源发展海洋中,寻找一片更为开阔的水域。

  本报记者 范洁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新民资讯
   第A08版:新民图视绘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动态/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专稿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名家示范/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邮珍赏析/新民拍卖俱乐部
   第B12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目击
上海与秦山的核电缘
解密秦山核电
中国核电30年
新民晚报新视界A10中国核电30年 2015-02-14 2 2015年02月1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