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2年,《申报》诞生于开埠后的上海,报道新闻时事和商业动态,开创了本土商业报纸的运作模式。1884年《申报》推出《点石斋画报》,打破了文字传播的单一模式,以生动的图文形式刊载科学新知、时事新闻、市井琐话、奇风异俗等,受到了百姓的推崇和喜爱,并奠定了上海乃至中国画报体式发展的基础。
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积淀,《点石斋画报》依旧散发着醇厚的海派魅力。《点石斋画报》不仅形象呈现了晚清社会西学东渐的历史变迁,全面展示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变化,还体现了技术创新对出版业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终刊于1898年的《点石斋画报》在退出历史舞台之后并未被人们忘怀。鲁迅先生在对文化、美术进行评论时也屡屡提及这本画报和主笔吴友如的大名,称其为“要知道‘时务’的人们的耳目”。
此次“画说晚清——走进《点石斋画报》开启的读图时代”展览,从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藏的4000余幅《点石斋画报》画稿中,精选部分代表性作品并加以复制,从“世界之窗”“时闻时事”“民风世相”三个方面全面展示了上海晚清时期的社会万象。同时展出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与上海鲁迅纪念馆的馆藏文物文献,如《点石斋画报》画稿原件,《点石斋画报》册页原件、光绪丁酉年重印《点石斋画报》合订本、吴友如《婴戏图》《飞影阁丛画》《申报》订立合同影印件等,从《点石斋画报》的时代背景、发展历史、艺术特点、信息内容和社会影响等多方面呈现出《点石斋画报》的重要历史与文化价值。该展览将持续至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