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9: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2月14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落笔不凡萧蜕庵
宣家鑫
  汉字本身包含了艺术的最基本特质,并非所有的汉字的书写都是书法,书法首先要锤炼技法,这是基础。没有用笔、结构等技法基本修养的人是不能成为一个书法家,萧蜕庵就是中国传统书法中技法形式和精神内涵结合较好的书法家。

  萧蜕庵(1863-1958)江苏常熟人,初名敬则,一作原名守忠,又名蜕,别署蜕盦、晚号南园老人。斋堂为旋闻室、劲草庐。幼秉家学,博通经史,精小学,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庠生,早年入南社,又为同盟会会员。嗜酒,喜禅悦,与释弘一友善,工篆隶书,隶书多取《华岳庙》、《礼器》、《曹全》、《石门颂》诸碑,恪守汉法,以浑朴、劲拙见胜;楷书得力于欧阳通《道因法师碑》,兼学苏轼、米芾及刘墉,晚年习李邕《端州石室记》及《麓山寺碑》,所作丰腴雅致;行草书圆润而活泼,颇具苏轼、陆机之神韵。亦能治印。民国时有“江南第一书家”之誉。尚气节,沦陷期间,他蓄须僧服,汉奸许以重金征求他的书法作品被拒绝。解放后,任江苏省文史馆馆员。著有《劲草庐文钞》、《蜕庵诗钞》、《小学百问》、《书道八法》、《文字探源》、《华严字母学音篇》等,书论多见于题跋。他一生收过不少弟子,著名书家邓散木、翁闿运、沙曼公皆出自其门下。 

  此幅《书法对联》尺寸:133×33×2,识文:晋字唐诗无俗气,秋花春月动归思。款识:一清先生雅鉴,六十七叟萧黯。钤印:虞山第一书家(白)危斋(朱)蜕公(白)。此幅书法熔南北于一炉,格高气。纵观全篇,其用笔一丝不苟,笔笔精到,矩度森严,而又灵活多变,于沉稳劲健中巧寓流动与洒脱,笔势照应多笔断而意连,较少明显的牵丝映带,其起笔、收笔和转折处多方峻,用墨以浓墨为主,间使淡墨,结构略扁,稳正端严的结法中间插草写,而其精彩处大多出于碑意,字字独立,略施映带,行气平缓,以静驭动。款文字小意密,用心处不亚于对联单字。两印章点缀,更显鲜活生动。全篇写来如行云流水,自然而然,而其笔底却已现造化之功、人生之态。

  萧蜕庵博通经史,兼精小学、训诂,尤工书法。其书名,不仅遍及大江南北,而且远及日本、朝鲜。他又通书理,曾说:“书法虽小道,要具三要素:一曰书学,二曰书道,三曰书法。学为本,法为末,道为用,缺其一,则非正法也。”并主张多读书,多看碑,多看帖,多识字,多认得晋唐以下和清初及中叶之书法,才能得书法门户。

  萧蜕庵一生鬻书,其学生众多,要推邓散木、沙曼翁最有成就。散木在上海卓有书名,篆刻和诗文均佳;曼翁于籀篆各体俱精,颇得师法,也工篆刻。而曾为虎丘“试剑石”题字的越溪和尚,龙池庵雨丰和尚,吴县东山显庆寺闻达和尚亦为其佛门弟子,均工书法。

  宣家鑫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新民资讯
   第A08版:新民图视绘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动态/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专稿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名家示范/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邮珍赏析/新民拍卖俱乐部
   第B12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目击
落笔不凡萧蜕庵
青田石雕《三羊开泰》
南宋·赵伯驹《春山图》
海派瓷窑“秦古窑”
刊头篆刻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B09落笔不凡萧蜕庵 2015-02-14 2 2015年02月1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