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8: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2月28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坐台批评”之争
丁倜
  2015年2月7日新民晚报艺术评论版刊登了王南溟《策展人已成为有钱艺术家的乏走狗》一文,其中称“坐台批评是我以前对批评家直接受雇于艺术家写美文的一种批评”。不久后,艺评家彭德发表《韩段冲突的反思》,针对不久前行为艺术家韩啸与批评家段君的冲突事件,谈了他的看法,文中调侃了王南溟的“坐台批评”观点。随后,王南溟又发表了《“坐台批评”体制及对它的批评:回彭德》。现将双方涉及“坐台批评”的内容摘要如下:

  彭德:韩啸同批评家的关系,更多地体现为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韩啸出钱,批评家出场,在一个特定的时空做一件双方都感兴趣的事。事情一完,彼此两清。在批评变成职业行为的当代,这是一种常见的合作关系。只要不推到市场经济,它就会无处不在。有人认为批评家这种参与方式是坐台批评,无比反感。“坐台批评”是王南溟创造的词语。有一次深圳现代艺术中心举办谷文达艺术研讨会,会议冠名国际,表示“坐台”走向了国际,或者说国际惯例走进了中国。当时,王南溟同我并肩“坐台”发言。他神态坦然,发言坦率。会后大家等车去赶另一个水墨会,王南溟也应邀一道前往,正好坐在我的旁边。我调侃说:你怎么还去“坐台”?他愣了一下,下车走了。人走了,心却在台上。宽泛地看,一切表达观点的有偿露面都是“坐台”。开会拿出场费是“坐台”,被刊物和网站约写付费文章也是“坐台”。关键不在于坐不坐,在于你“坐台”讲什么。

  王南溟:“坐台批评”不是指批评写作不拿报酬,而是说这个拿报酬是在制衡的制度体系下进行,这个制衡就是不让学术被市场所左右。如果什么时候学术被市场所左右了,那就是制度出了问题,要修正这个制度了。我要明确说的是,反“坐台批评”就是要批评家不拿钱,这不是我的理论术语所说的范围。将所有的公共性工作都说成是“坐台”,也不是我的理论术语的范围。

  “坐台批评”首先不是一个道德批判词以批判批评家的不独立,而是批评我们艺术世界中没有“独立批评的制度配置”,从艺术管理角度来讲,它是需要被揭示出来并加以反思的,否则我们要艺术管理这个学科做什么呢?  丁倜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动态/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
   第A14版:动态/文娱圈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新民资讯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现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聚焦
   第B04版:样本/设计之都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广告
   第B06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拍卖&画廊俱乐部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展厅
   第B12版:漫画世界/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目击
科技的未来终究是文明的未来
从安思远的品味说起……
“坐台批评”之争
新民晚报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B08“坐台批评”之争 2015-02-28 2 2015年02月2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