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1:国家艺术杂志/新民展厅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2月28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齐铁偕:流动的时间凝固在画里
乐梦融
■ 《春水之湄》
■ 《三月》
■ 《听柴可夫斯基<悲怆交响曲>》
■ 《梦里江南》
  ◆ 乐梦融

  乙未羊年伊始,“齐铁偕艺术空间”展览在外滩百老汇艺术雅集(上海大厦10楼)与观众见面,展出这位“文艺全才”近年来创作的诗书画、音乐油画和画毯等近30件精品。目前担任新华画院院长、上海美协理事、上海作协理事的齐铁偕说:“我想把流动的时间凝固在一幅画里,再把这种感动留给观众。”

  在什么都可以克隆、什么都可以造假的今天,齐铁偕的创新与创造变得有了意义。厚积才能薄发,深入方能浅出,观者可以在这个艺术空间里看到一个别样的艺术灵魂在怎样思索、吟哦、描画、挥洒……

  诗、书、画熔铸一炉

  “江南春意三千里,先上梅花十万枝”“ 溪水那头花百色,一时竟让菊先黄”“前村片雨随风落,如洗江山立夕阳”“三面湖光经眼绿,一天山色入杯来”……这些可以吟诵传唱的七绝佳句,正是出自画家齐铁偕之手,富有诗情,画意盎然,生活之真意跃然而上。

  齐铁偕将这一特长运用于自己的绘画创作之中,将诗、书、画融成一体,将中西绘画的传统与现代熔铸一炉,打通艺术之间的疆界,用画来表现诗,用诗来酝酿画,用书法来画龙点睛,大胆地创出他的一绝——“诗书画”艺术样式。观众在一件作品中便可领略绘画、书法与诗歌的三种艺术形式的交融,也把艺术家独树一帜的情怀立体地铺展开来。

  齐铁偕“诗书画”所勾勒的宁静平和的景致里,画面纯粹浪漫,诗歌充盈着激越的生命律动,笔墨画面投射出诗的意境,让诗、书、画三者融会贯通,让人能够触摸到艺术家虔诚纯真的创作心态。

  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陈琪在去年艺博会上评价:“齐铁偕的画,画的是技术,是学养,是思想,独创性很强,很难被人模仿和复制,为新海派画家中风格非常鲜明的个例。”

  妙手偶得“音乐油画”

  齐铁偕的第二绝,是由古典名曲的聆听感受妙手偶得而成的“音乐油画”系列。听见的曼妙旋律幻化为表现主义的抽象画,令观众们赞叹:例如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用神奇的音符和温馨的乐曲表现季节更迭的时序,作曲家更在乐章前分别写有一首十四行诗,并将这诗转换为乐曲。而齐铁偕则将乐曲转换为绘画,把画布作为大地,以四联画的形式应对四季,分别标示出各自象征性的色彩,又在不同的色彩谱系中体现出内在一致的愉悦和谐的色调,在以线条分割的各自色域中更作了微妙的细节处理,烘托出欢快清朗的气氛,从而调动起人们对不同季节的人生体验和对生活的热爱。

  音乐是抽象的。正是应和了音乐的抽象性,齐铁偕的音乐油画也以抽象语言作为主体形态。他的那种具有强烈个性化的抽象绘画语言,已然成为他解读音乐的“逻辑形式”。他的那种对线条的运用自如、虚中运实、柔内有刚,并且成倍地放大了线造型的结构功能和运行力度,呈现出抒情的线性形式和富有音乐性的韵律和节奏,与音乐的构成因素形成了奇妙的契合。

  “水墨画毯”大胆革新

  齐铁偕还在构思、技法、载体和材料大胆改革和创新,此番展出的水墨画毯,于厚重中见轻灵,于奇崛中见扎实,在当今国内外画坛独树一帜,亦可堪称齐铁偕的“第三绝”,齐铁偕说,平时多画,空时多想。想,往往比画重要。绝不做“废画三千”这样浪费时间、浪费生命的事。画一幅画,用画三幅画的功夫去思考、去比照。笔墨为形式服务,形式为内容服务,内容为思想服务。什么样的内容决定了什么样的形式。内容不能一成不变,形式更不能一成不变。

  “三绝”创新,齐铁偕秉持着“不故弄玄虚,为标新立异而标新立异”的理念,在他看来,在传统的基础上,在对画艺的参悟后,创新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自然成果,花若无名倍觉香。

  他感慨道:“我们需要正视绘画的世界性和国际语言,尊重欧美主流艺术评论,并指导自己的创作实践;也要爱思考,爱学习,爱实验。敬畏造化,摆正传统之‘源’与西方现代美术体系之‘流’的关系,学到老,活到老——不学而老是白活。”

  像如今,有很多人追拙,追朴,却偏废了拙与朴的辩证关联,中国绘画再如何生变,描、皴、擦、点染都是用笔基础,笔走偏锋,不走中峰,难成气候。这是做人、写文、作诗的通理。齐铁偕举例,诗歌讲求赋比兴,“赋”就是把诗人的情志或引用对象铺陈直叙出来。赋之不再,比兴难言。像一部优秀的小说,有了情节框架,再谈趣致和情调。

  随类赋彩 千变万化

  有评论认为,齐铁偕的音乐油画风格是抽象表现主义的,但融进了传统国画的笔墨要素。齐铁偕的诗书画多为彩墨和水墨,比较写实,重笔墨,但吸收了西洋画的光影光色原理。齐铁偕的挂毯画则具象抽象皆有,彩色黑白各具。

  论画、作诗、书法、文章,齐铁偕皆已有了不凡的成就,亦还高存着宏伟之志。因此在当下创作中,齐铁偕只好自己给自己出难题,挑战自己,追求卓尔不群的艺术高峰。去年艺博会上有藏家约请齐铁偕再作一张薰衣草为主题的风景画,齐铁偕当场婉拒。他信奉着艺术创作的定律,即作品要有自己的面貌,自己的气象,自己的思想,要有能别于古人、老师、他人的自我风格。“学古人不是创作,写生如对景写实也不是创作,唯有凭“空”想象,从虚写到实描才是创作。画画是画‘心’,是画‘错觉’,是对景或对人与物进行审美的提升,进行笔墨和色彩的文学性描写,是心的外化,心的诗化。“我自以为善于创造,善于创新,善于突破旧日之我、昨日之我。与世无争,与人不争,却时时与自己争,对自己要求很高,想法折腾自己。”

  同时,齐铁偕既重视年代感,也更重视时代感,比较欣赏的中国画家有石涛、八大山人、徐渭和黄宾虹,外国画家则在塞尚、梵高、莫奈和康定斯基的作品里汲取营养,为此他带着画笔走遍了欧洲几乎所有的大型美术馆,法国巴比松、普罗旺斯,西班牙马略卡岛,德国的黑深林等地也留下了齐铁偕的写生足迹。观众可以欣然发现,齐铁偕的笔捕捉到瞬息多变的曼妙光影,对光线和色彩的揣摩也是达到了光感美的细腻和谐。“绘画要正视艺术的国际语言,尊重欧美艺术评论,并指导自己的创作实践。”

  齐铁偕坦承,自己的用色受印象派很深,但是,骨子里的线条感还是从中国传统的书法里孕育而来,因为线条之美,最美不过是中国的书法。齐铁偕师古的大师里,有王羲之,怀素,张旭、林散之等,亦从4岁至今,习字不辍,在他的诗书画作品里,正楷、隶书、汉简、狂草皆可信手拈来,诗歌、书法、绘画,可谓一精一妙一绝。

  已故海派绘画大师张桂铭说,但凡外国人看中国画,总以为没有颜色,而齐铁偕在彩墨画的用色上突破了前人的框框,随类赋彩,千变万化,融进了西画的光影光色,呈现了自己的面貌,这点难能可贵。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动态/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
   第A14版:动态/文娱圈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新民资讯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现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聚焦
   第B04版:样本/设计之都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广告
   第B06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拍卖&画廊俱乐部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展厅
   第B12版:漫画世界/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目击
齐铁偕:流动的时间凝固在画里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新民展厅B11齐铁偕:流动的时间凝固在画里 2015-02-28 2 2015年02月2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