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上午发布~~~
《2014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上午发布~~~
     
2015年02月28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4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上午发布
晒一晒申城的家底和“成绩单”
鲁哲
  ●至2014年末,全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425.68万人。

  ●2014年,上海人均生产总值9.73万元,折合15847美元,在全国各省市中继续保持领先水平。

  ●2014年,上海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47710元,比上年增长8.8%。

  10:30上午首发

  本报记者 鲁哲

  上海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今天发布《2014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经济转型升级不断深化

  《公报》显示,2014年,上海实现生产总值(GDP)23560.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0%,增速同比回落0.7个百分点。在国际、国内环境严峻复杂的背景下,全市经济增长从高速转向中高速,符合客观规律,增长稳定性加强。2012年以来,本市季度GDP增速均维持在7%~8%。

  三产增长快于二产,成为经济保稳的重心骨。2014年,全市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5271.89亿元,比上年增长8.8%,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4.8%,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6.3%。

  随着经济转型升级的深化,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2014年,上海人均生产总值9.73万元,折合15847美元,在全国各省市中继续保持领先水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85.55亿元,增长11.6%。

  新生动力引领经济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发展,企业效益稳步增长。《公报》显示,2014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7362.84亿元,比上年增长4.3%,增速同比回落2.0个百分点。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增加值1613.23亿元,增长6.3%,增速高于工业2.0个百分点。工业企业的盈利模式渐趋多元化,在内生性利润增长空间有限的前提下,通过加大对外投资,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0.4%。

  现代服务业快速增长,融合发展相得益彰。在第三产业中,金融、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快。《公报》显示,2014年,全市实现金融业增加值3268.43亿元,比上年增长14.0%;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1211.83亿元,增长12.5%。在新兴产业中,以互联网金融、移动互联网、平台经济等为代表性的“四新经济”发展态势较好。无店铺零售额957.9亿元,增长21.7%。此外,上海逐渐加快服务业融入国际市场的步伐。全年服务贸易总额1753.9亿美元,增长9.7%。

  自贸区取得阶段性成果

  2014年,自贸区基本搭建出了投资管理制度、贸易监管制度、金融创新制度及事中事后监管制度等。其中,2014版负面清单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由2013版的190条减少至139条;海关、检验检疫、海事等部门推出60多项创新举措。

  自贸区的引领带动效应逐渐显现。《公报》显示,2014年,自贸区内新增注册企业11440户,比上年增长1.6倍。其中,内资企业9383户,注册资本3329亿元,增长2.9倍;外商投资企业新增2057户,合同外资118亿美元,增长5.2倍。自贸区内投资管理等领域的27项制度创新成果先后在全国或部分地区复制推广,其辐射效应持续释放。

  四个中心建设齐头并进

  国际金融中心方面,2014年,全市新增各类金融单位96家,金融市场(包括外汇市场)交易总额达786.6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3.2%。

  国际贸易中心方面,上海关区货物进出口总额8634.55亿美元,增长6.3%;至年末,全市购物中心数达150家,实现营业收入1099.47亿元,增长14.0%。

  国际航运中心方面,全年上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75528.89万吨,集装箱吞吐量3528.53万国际标准箱,邮轮旅客吞吐量121.52万人次,增长60.6%。

  国际经济中心方面,至年末,在上海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达159个。

  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总部落沪,面向国际的金融平台得以巩固。贸易监管制度先行先试,电子商务等新兴贸易模式快速发展,全年完成电子商务交易额13549亿元,增长28.3%。对外开放格局层次不断提高,全年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45家,其中投资性公司14家,外资研发中心15家。

  科技创新中心潜质突显

  科研投入稳步增长,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奠定坚实基础。《公报》显示,2014年,上海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831亿元,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3.60%。科创应用成果颇丰,有利于加强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公报》显示,全市年内认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643项,其中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点领域项目占86.5%。至年末,全市国家级创新型企业达15家,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9家,市级创新型企业500家,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252家。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动态/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
   第A14版:动态/文娱圈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新民资讯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现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聚焦
   第B04版:样本/设计之都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广告
   第B06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拍卖&画廊俱乐部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展厅
   第B12版:漫画世界/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目击
晒一晒申城的家底和“成绩单”
一组民生数据
新民晚报要闻A04晒一晒申城的家底和“成绩单” 2015-02-28 2 2015年02月28日 星期六